事別超過三十載,筆者終於再有機會欣賞到史拉健(Leonard Slatkin)來港指揮樂團演出。跟上次不同,這次他並不是指揮自己擔任總監的樂團,而卻是我們本土的香港管弦樂團。史拉健去年突然取消了在外國的音樂會,並動了大手術,今次來港見他精神奕奕、神采飛揚,完全在最佳狀態中,令人頓時放下心頭大石。而這次亦沒有獨奏協奏曲,卻由伊頓公學聖詩合唱團(Eton College Chapel Choir)擔任合唱作品的聲樂部份。
開場有兩首較短的作品,第一首為較現代的樂曲,勞斯(Christoph Rouse)的《地獄機器》(The Infernal Machine)。這首樂曲的內容並不難接受,熾盛的色彩令人興奮,但樂句則較難以牢記。史拉健指揮得輕鬆,而團員們在不同聲部中都有突出的表現機會。就整體的感受而言,港樂的演出已即時帶出了捉緊聽眾情緒的能量,亦已將指揮所提示的節奏準確地演繹,極具緊湊管弦樂效果的音色變化已為開場熱身作好了充足的準備。
出奇的是,史拉健也安排了另一首作品作為開場樂曲,不過這首作品的氣氛卻剛好跟之前那首相反;或許,這首安排在第一首演奏會更合適。巴伯(Samuel Barber)的弦樂慢板為音樂會的熱門曲目,樂曲開首的頭幾句,整個樂團的音色在處理上非常融和,但美中不足是,小提琴首席王敬的音量過份突出,跟小提琴組的一片寧靜和諧形成了一個頗大的對比。指揮史拉健專注地調校小提琴組的岔子,大概一兩樂句過後,第一小提琴組又回復了整體的平伏安詳氛圍。史拉健對於整首作品的處理,並沒有強調平淡與激動的情緒對比,在樂思、音量與色彩上,都盡量保持不太大的反差,倒是在樂句的呼吸或靜止前的著墨上,下了更多的功夫,使音樂的動人歌唱性,蓋過了令人忐忑的一般標準風格。這種較著重內涵的演繹,團員在控制音量與弓法上,表現相當一致,豐厚而持續的平穩色彩與順暢的樂句進行,令演繹有別於一般聽慣的版本,令人更欣賞指揮與樂團之間的低調演繹。
而在伯恩斯坦的《卓切斯特詩篇》(Chichester Psalms)中演出的伊頓公學聖詩合唱團的表現,則較為參差,在這首配合了管弦樂團的版本上,效果不算完美,聲部之間的音準不太和諧,音量也顯得較為薄弱。在第一樂章較為聲勢浩大的合唱中,表現還不俗,與樂團的配合也很好,但當進入第二樂章的獨唱部份後,問題就開始展現出來。童聲獨唱加利雅華森(Sanuda Kariyawasam)的音色清脆漂亮,但在掌握平靜或虔誠的韻味上,就顯得較為不足,而且這位男孩的發聲力量也不夠,身處在樓座位置更是用聲不當,聲線要將就音量便變得顫震而牽強,令他本人越來越信心不足。這無疑對演出、或小聲樂家的成長經驗,都帶來非常不好的結果。中段的合唱部份在扶持上也較不穩定,幸而男聲合唱的對比部份在補救之前的敗筆還是不遺餘力。在支持獨唱的表現上,樂團的豎琴在塑造平安的氣氛方面,非常聖潔動人。
樂團之後奏出包含幾個主旋律主題的部份,沉重的氣氛演繹得很深,弦樂在音色上的表現出色。漂亮的第三樂章中,男聲的演繹依然較出眾,但整個合唱團的互動配合便不夠融和統一,令整體的音樂在演繹上的感性程度減低,幾位獨唱的合作一般,但當樂曲臨近尾聲的時候,合唱團整體的虔誠安詳情緒還是演繹得很不錯,聲音也漂亮。
不過,令人更欣賞的,反而是伊頓公學聖詩合唱團之後加奏的清唱、和他們在整晚音樂會完場後在大堂的幾首歌曲的演繹。在沒有管弦樂團的伴奏下,合唱團的表現似乎更從容自在,音準與音色也較出色,無論在合唱或小組型式的演出,在不同的風格上也較放膽演繹,這是始料不及的。
其實對於史拉健的指揮風格,自己還是停留在三十多年前的感受裡。他與聖路易斯交響樂團(S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來港的演出,在香港體育館的場地所奏出的音色令人難以有強烈的印象,但他為小提琴家林昭亮指揮布魯赫(Max Bruch)的《蘇格蘭幻想曲》的錄音,那股深沉鬱美又剛直豪爽的演繹,卻令人在腦海中深深烙印。而這次他與「港樂」在上半場的演出,也正好兌現了他當年的指揮風格。
下半場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史拉健與樂團的演繹更是令人熱切期待。第一樂章開首的木管組片段,沉鬱的氣氛處理得非常悅耳,而在連接至快板的片段情緒上的改變亦非常合理而順暢。而弦樂組在主題的演繹確令人眼前一亮,那股豐厚而舒泰的色彩處理,在柴可夫斯基作品之中大派用場。史拉健在整個樂章中的處理,在呼吸的分隔上演繹得很自然,令樂團的演奏具有明顯的情緒對比的同時,卻不會令人感到壓迫,反而是在重複的主題上令人越聽越想聽,在美感的佈局上極具心思,既保有他的準繩不花巧風格,也充滿著寬廣的音場與色彩美感。基本上,樂團所塑造的強弱對比,特別在強奏時,聲音都能夠填滿整個橫向舞台,不吵耳之餘,音色效果實在「異常」漂亮!
圓號首席江藺在第二樂章的獨奏優美而感性,與其他木管首席的對答亦相當動聽。史拉健對於弦樂的要求,與第一樂章相若,寬鬆而厚渾的音色在強烈的情緒變化中都有卓越的表現。定音鼓與銅管組的色彩在強奏中所帶出的高潮,整體的色彩與其他聲部之前的柔和片段並沒有突然的違和感,指揮在佈局的安排上,又見高明。第三樂章的圓舞曲主題,指揮在速度上採用一個跟舞蹈步伐相若的步速,令盪漾的感覺更強更美,而在漸慢再加快的小樂句裡, 史拉健是玩得更大膽而明顯的。弦樂組在輕型的快弓片段表現優秀,整齊之餘,每一組句型都非常工整,小提琴組更出色,配以龐樂思輕鬆明快的定音鼓節奏,這個小片段更是可愛。
而在各人必須顧好自己本份的第四樂章,樂團的高融和度更是令人不能置信,特別是並非處於主旋律位置的聲部,往往已沉沒了,但就是團員都做好了本份,在這「沒頂」的時刻才能發揮出最重要的和聲根底,令整個樂團的演繹都推至高峰。就此,當晚「港樂」的水平簡直令人驚訝,這種從容不逼的寬厚色彩並不像他們近期的風格,而且更是做到了讓主角聲部跑出來的合作顛峰。特別在最後的「凱旋」段落,樂團的演繹更是令人感動!
史拉健把柴可夫斯基的浪漫與激情,都在色彩與樂句呼吸之間展現,美感與氣勢超乎了預期。個人感覺,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跟史特拉汶斯基的樂曲,都一定要戴上法式帽子才最美,太過緊湊與激動都會令演繹太累,寬鬆與庸懶一點才最能表達當中複雜的情緒變化,也令和聲更漂亮。在史拉健的帶領下,「港樂」奏出了不一樣的標準,這與杜托華(Charles Dutoit)當年與蒙特利爾交響樂團(Montreal Symphony Orchestra)演繹柴可夫斯基作品的理念相近,這與其他歐、美、俄的常規演繹,極不一樣。這晚團員們的出色表現,個人意識較低,但其實每個聲部都非常優秀,至令合作上有一流的表現。不過,當中曾有獨奏樂句出現的巴松管首席莫班文(Benjamin Moermond)及雙簧管聯合首席布若芙(Ruth Bönisch)的動人演出則較為亮眼。而小號組的光亮穩健演奏,在擔當一大片和聲的外圍框架方面,也令音樂的整體線條更具立體感、令整體的色彩更美,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樂團所有成員努力下所達致的超級和諧,在音樂上所帶出令人動容的時刻,卻是無可替代。
史拉健在這首交響曲中,以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語言把「港樂」調校成「另一隊」樂團,更是叫人吃驚。而在他過往充滿美國學院派的風格中,卻突然殺出了一條浪漫至極的法國系演奏特色路線。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等待,這次真可以叫筆者畢生難忘了!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