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
雖然說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經有香港的戲劇作品開始到中國大陸上演了,但是由於各自發展的時機和環境都還未成熟,所以真正意義上有大量的香港戲劇作品到大陸上演,並且真正面向市場的,還是近十年的事情。
香港的劇場數量有限,而劇團眾多,戲劇演出市場也逐漸趨於飽和,面對增長有限的本地市場,北上擁抱一個更大的受眾群體自然是很多香港劇團一個很自然而然的選擇,尤其是在回歸後,陸港兩地也需要更多的文化藝術交流。只是由於香港的戲劇作品廣泛使用粵語對白,受限於語言的限制,大部分演出比較適合的是在珠三角,或者說是如今的大灣區。而真正能夠獲得大陸觀眾廣泛認可的作品和團隊,其實並不多。
大陸的戲劇演出市場在2000年過後也處於一個剛剛開始起步的階段,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方面,一切都才剛剛開始,也正是需要引進一些優質的戲劇演出的時候,尤其是珠三角地區,觀眾同樣是以粵語為母語,自然也就比較能認同香港的戲劇作品了。但是始終兩地文化、經濟背景有差異,香港的戲劇作品想要進入到當地的市場,其實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最近這十年來起碼有十多個香港戲劇團隊陸續北上打開市場,或者說是進行交流演出,有成功也有失敗,所以這次也想借機分享一些我所見到的各種案例類型,希望可以給更多香港劇團北上一些啟示。
如果說要算近十年來到中國大陸巡演,無論是劇目數量還是場次,最多的一個香港團隊無疑是「非常林奕華」,從2006年左右的《包法利夫人——名媛的美麗與哀愁》開始與大陸的經紀公司合作開啟巡演,十多年來非常林奕華的作品幾乎每年都有大陸巡演,足跡遍佈國內一二線城市,並且已經有了自己穩定的觀眾群體。非常林奕華的成功,得益於國內優秀的合作夥伴長期的營運,以及團隊非常穩定的作品品質,加上經常有優秀的明星加盟,所以總能吸引不少新的觀眾關注。
「香港話劇團」其實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陸續到大陸交流演出了,但是早年大部分都是參加一些當地文化部門主辦的藝術節之類的活動,雖然到了2005年左右陸續有《新傾城之戀》、《德齡與慈禧》等佳作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但也僅僅只是這一兩個城市。真正全國範圍巡演還是要一直到2009年的《洋麻將》(港譯:《一缺一》),在本身劇目品質優秀的基礎上,演員少而且是國語版,外加是大陸觀眾熟悉的劇目,所以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下來收穫了非常不錯的口碑。而之後真正給香港話劇團在大陸奠定觀眾基礎的,是他們的小劇場作品《最後晚餐》,在2012到2017年五年間數度到大陸各個城市巡演,可以說是大陸觀眾最熟悉的香港話劇團劇目了。而之後的《都是龍袍惹的禍》、《親愛的,胡雪巖》、《頂頭鎚》等大量作品的演出,也讓大陸觀眾看到了更多面向的香港話劇團。
如果說最近這十年來,在中國大陸演出場次最多的香港劇目,可能非「焦媛實驗劇團」的《金鎖記》莫屬了,有著張愛玲原著、王安憶編劇和許鞍華導演,外加焦媛主演,這四位女性主創讓這部《金鎖記》在大陸各地巡演的時候特別受觀眾歡迎。從2009年開始一直到如今,這部作品幾乎每隔一年都會到大陸巡演一輪,而且總能收穫不錯的票房和口碑,得益於該作過硬的主創團隊和品質,可惜《金鎖記》的成功無法複製,該團隊的其他作品雖然陸續也有到大陸上演,但是基本只能上演一到兩輪。
近幾年中國大陸的音樂劇市場極度繁榮,而其中也少不了香港劇團的聲影。其實香港的音樂劇團隊「演戲家族」早在2009年開始到廣州進行演出了,上演的是相對低成本的小劇場作品《戀愛輕飄飄》,雖然當時票房一般,但是其港式的愛情故事及經典的流行歌曲確實很打動當時廣州的年輕觀眾,所以隔了三年後再度到廣州上演,也就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除了《戀愛輕飄飄》,演戲家族也曾帶來《愛情慢曼谷》、《朝暮有情人》等小成本作品,也收穫不錯的口碑,可惜由於市場接受度的原因,一直沒有機會將其大型的音樂劇作品帶到大陸。
由留法歸國的黃俊達所創立的「綠葉劇團」雖然在香港來說是一個小型團隊,但是在大陸可以說非常活躍。主要在於其作品本身都很有特色,而且《孤兒2.0》和《爸爸》分別兩度登陸烏鎮戲劇節,收穫了非常不錯的口碑,外加這個團隊的作品本身是肢體劇,相對成本比較低,所以廣受大陸各個城市的戲劇展演所喜愛,成為各地展演或者戲劇節的常客。
以上幾個是進軍大陸戲劇市場比較有代表性的香港戲劇團隊,也可以說是近十多年來在大陸演出最活躍的香港戲劇團隊,他們的演出給大陸的戲劇市場帶來了與大陸本土戲劇作品截然不同的香港特色作品,讓觀眾對戲劇有了更多層次的了解,當然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兩地的文化交流。
就我對香港戲劇的了解,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至今,香港戲劇的發展一直並未停歇,無論是吸引外來的創作方法還是嘗試本土的文化探討,在華語世界一直都是比較活躍的存在,而且各種戲劇類型也都處於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可惜由於本身語言、文化的關係,大部分劇團及作品所面向的群體依然還是香港本土觀眾,能真正走出香港來到大陸的團隊依然還是佔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目前由於經濟環境的上揚,大陸各大城市的演出市場也在日漸成熟,除了北京、上海兩大城市外,大灣區的幾個主要城市的觀眾群體也都日漸增長,而本地觀眾對於粵語劇目的需求也逐漸增加,政府方面亦希望可以通過文化交流來促進大灣區之間的聯繫,所以其實目前是一個開始嘗試進入大陸市場不錯的機會。
相比起其他華語世界的戲劇作品,香港戲劇作品在完成度上一直都處於前沿,而且更實際的優勢在於其中大量都是中小成本的戲劇作品,同時可以向藝術發展局等政府部門申請一定的巡演補助,可以大大降低巡演成本,所以也就方便了各個團隊進入大陸上場進行商演的可能性。
雖說接下來幾年,西九文化區的劇場逐漸開設,也會吸引不少的大陸觀眾,但是更多的成長與交流,還是需要親自走出去,去面對那群全新的觀眾。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