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北平,一半倫敦
文︰楊小亂 | 上載日期︰2019年3月22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BJAMC Drama
節目︰《二馬》 »
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演出單位︰北演戲劇 »
地點︰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劇 »

方旭是當下中國唯一一位孜孜不倦地在舞台上改編老舍作品的戲劇創作者,從當年的《我這一輩子》開始,到之後的《貓城記》、《離婚》、《二馬》、《老舍趕集》等作品,基本上都能感受到一樣的特點,都是根據老舍的小說所改編,並且由方旭編劇、導演並主演的。

 

老舍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戲劇,從字裡行間或者是話語中,都能感受到濃濃的老北京氣息。《二馬》這部戲改編自老舍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當時一對中國父子老馬和小馬遠赴倫敦繼承古玩舖子,因租住在英國溫都太太家裡而引發的悲喜故事。面對這部長篇小說,方旭為了使其適合在舞台上演出,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在不失劇本原有意旨的同時,也加入了他自己的風格和對故事的理解。最特別的就是由全男班的演員配置來表演,也就是說劇中的幾位女性角色都是由男演員來扮演,幸好這個男扮女裝的方式並不是為了搞笑,也沒有特別的油膩感,所以整部作品呈現出的是亦莊亦諧的獨特質感。

 

看著主角和聽著他們的語言,可以明顯感受到老北京味道。作為主角老馬,他是一位在北京土生土長的「大爺」,來到英國後就是各種水土不服,以及他自身的「不服」,比如他遇到任何他感覺新鮮且為難的事情時,都會報以一句「俗氣」,先貶低,然後再否定。這也是很多中國老一輩人身上經常發生的行為,相比起老馬,小馬自然就更容易適應。進入到當時的英國社會,他們父子也就必然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東方與西方兩種文明的對立、上一代與下一代兩代人的對立、舊時代與新時代兩個世代的對立等等,都是本劇中很重要的衝突點。

 

《二馬》看似是離我們比較遙遠的故事,其中正在變化的時代卻與我們的當下有太多相似,所以劇中不時會有台詞把我們帶回當下。如果你正好對中國社會當下所遇到的問題有所關注的話,必然也會莞爾一笑。因為如今我們似乎也沒有走出當年的困境,依然還是會遇到相似的問題,並在其中尷尬前行。

 

(原載於「第三十屆澳門藝術節」網頁:http://www.icm.gov.mo/fam/30/cn/detail/articleDetail/Guide4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知名戲劇自媒體「劇場摩天輪」主理人。資深演出工作者、劇評人、製作人、策展人,廣州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廣州青年劇評團指導老師。近年製作劇場作品:《城市的顏色》系列、《畢業戲》、《雪夜長短句》、《米粉狂想曲》、《南方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