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號 2019 表演藝術預視——有關可能或純粹想像的關鍵詞    文章類別
【藝評空間】
2018下半年本地劇場之個人觀察
文:陳瑋鑫

去年俗務繁多,整體觀劇數量大大減少,但下半年也爭取時間欣賞了27個本地劇場演出,雖然當中能夠帶來實際驚喜的作品不多,但演出形式勝在多元,水準亦普遍不俗。以下綜合了一些十分個人的觀察,希望拋磚引玉,提供一個回顧與評論的角度,審視一下2018年本地劇場發展面貌。

 

遊歷式體驗劇場湧現

在非傳統劇場空間內上演的正式演出,近年似乎有所增加,不少本地創作者都嘗試把觀眾帶離舒適的劇場座椅,帶領他們遊走不同空間,並以不同形式與之互動。例如去年初,「小息跨媒介創作室」在牛棚演出德國劇作家 Kevin Rittberger 作品《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時,就邀請觀眾在進入牛棚十二號之前,先引領他們到牛棚內不同地點觀看演出;而進劇場的《長州沿途》及藝穗會之《她和他意識之流》,也分別在長州與藝穗會的不同角落,安排了互動點(前者有二維碼給觀眾掃描以觀賞訪問,後者則有各式裝置讓觀眾探索了解更多背景資訊),觀眾亦可自行選擇看與不看在擬定路線上的現場表演。

 

當然,這類帶點環境劇場元素的演出,即使在香港也不再是新鮮事物,但下半年上演的《像是動物園2》與《會客室》,就為這一類非傳統的體驗式劇場表演,帶來另一種突破。這兩個製作皆沒有劃分舞台與觀眾席,但就同樣設定了一條明確路線,要求觀眾順序去完成經驗,作品並沒有直接扣連表演場地之歷史或與其有關的個人故事,而純粹將傳統觀眾的被動觀演,轉化成一段能夠刺激思考的體驗旅程。

 

《會客室》的創作團隊參考了德國藝團「Rimini Protokoll」的「100% 城市」系列,根據人口比例在香港找來一百位來自社會不同階層,年齡、背景、經歷與政治取向各異,但同是生活在香港的人士進行訪談。跟過往「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在牛棚演出的作品比較,《會》的野心及規模俱大,突破小劇場框框,活用了十二號單位至牛棚劇場的戶內外空間,利用不同形式展示摘取自一百個訪談的內容與後續。觀眾在各個演出/展示點,能夠透過創作人的設定,好好檢視與反思這些內容背後所代表的不同信念。縱使演出內新鮮觀點不多,但以展覽與互動劇場的形式去扣連今日社會,還算玩出新意,是本地劇場的一個重要嘗試。

 

至於新視野藝術節參節節目《像是動物園2》,就開宗明義定位為體驗式展覽。觀眾須根據工作人員指示,進入醫學博物館內的各個房間參與互動,從候診室、高級餐廳、家居網上直播室、檔案室以至地下夜店。過程十分倚賴觀眾的主動參與,唯每段房間之主題/敘事又缺乏明顯連繫,歷程過後只剩片碎化的畫面意象,觀眾不易整合內容,自然也未能刺激進一步深入思考,實在可惜。

 

《像是動物園2》(照片由orleanlaiproject提供)

 

素人粉墨登場參與演出

關於《像是動物園2》,另一值得一記的是大部分參與演出的,其實都是非職業演員,而且都在做著或曾經從事演出中角色的工作,包括:護士、侍應、保安人員、網上KOL及夜場DJ等。 創作團隊把擁有真實經驗的素人,放入非寫實的魔幻空間內,以認真的態度於虛構幻境內工作,呼應真真假假、在權力階級下的不由自主等議題,的確為作品加添了另一層次。

 

關於素人參與,就不得不提去年國際黑盒劇場節內,由「香港話劇團」負責製作的《美好的一天》及《伊狄帕斯.豬亦拍屍》。前者由北京導演李建軍創作,香港版本共找來了十九位不同種族、年齡階層,個人經驗與政治立場迥異的非演員,在個半小時的演出中,向觀眾談人生經歷、個人體會與展望。觀眾可透過選擇收音機內不同頻道,自主決定去選擇聆聽(或不聽)舞台上任何一位的故事。雖然演出的結構及形式既定,但演出內容完全由各素人演員自身出發,即場跟觀眾分享,跟《會客室》首部分的錄影訪問欣賞可說是異曲同工,把個人歷史與觀點帶入劇場,拉闊觀眾的生活視野。

 

《伊狄帕斯.豬亦拍屍》(照片由香港話劇團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而《伊》則由兩位澳洲劇場藝術家 Zoë Coombs Marr 與 Mish Grigor 共同創作,玩轉戲劇史上各式經典死亡場面,粵語文本則由甄拔濤翻譯及改編。香港版本由話劇團演員郭靜雯及文瑞興擔綱演出,每場亦有 25 位素人演員根據即場指示參演,呈現死亡之不同面貌。與前述的其他製作不一樣,《伊》劇中之素人演員並不會有任何個人分享,而只是化身成演出中的一員,聽從指令作出演繹,個人發揮有限,但有趣的是如此設計又突顯到戲劇中,演員往往為了演出效果而不得不「Say Yes」的處境,甚至可引伸成人們面對工作困境、社會制度時,只能咬緊牙關之無奈。

 

新一代藝團持續成長

2018 年也喜見一些年青藝團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向,交出活力十足風格之作。由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畢業生黃俊達於2010年在法國巴黎成立,現以香港為創作基地的「綠葉劇團」,以別樹一格的形體劇場創作,過去數年巡演不斷,去年在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內上演的《爸爸》,早於 2016 年起已經到過內地不同城市巡演,也曾於日本及韓國之藝術節內演出。這齣面具形體無言劇,以簡潔準確的手法,訴說出一段感人的父子故事,進一步展示劇團成員的非凡默契,以及駕馭面具與形體戲劇的能力。這次香港版本除了在細節上有所調整,還特別加入了一些本地八十年代流行歌曲,回歸香港也不忘本土。剛於去年完成法國巴黎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教師課程的黃俊達,近年除了帶領自己劇團創作,也積極參與電影的形體動作指導,以及為其他製作擔任執行導演,絕對值得繼續注意他的未來動向。

 

《爸爸》(攝影:Chuk Yin Man)

 

另一個近年創作不斷的年青劇團「天台製作」,成立不足五年,兩位創辦人兼聯合藝術總監李婉晶與艾浩家,跟黃一樣是從歐洲學習戲劇後來港,成團後一直致力製作具當代特色的跨領域劇場。去年底於葵青劇院黑盒劇場演出的《復仇變奏曲》,就以搖滾音樂會為骨幹,從希臘悲劇與哲思經典中取材,以神話中的家族故事作引子,探討正義與公義等議題,其加入各表演者的個人矛盾思考。舞台美學上甚有心思,純熟的即時影像/皮影拍攝、影像效果與投映,加上現場音樂演奏,充滿時代感與活力。縱使由於內容受編作形式所限,難免零散及未能夠深入探討更多,但有心以古典戲劇故事延伸至今天活在香港的思考,並且能在美學形式上繼續發揮創意,在本地劇壇已屬難得。

 

作者簡介:資深藝評人、媒體製作人、業餘劇團「友好戲體」創團藝術總監及「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主席。20152018年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專責推行「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