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號 2019 表演藝術預視——有關可能或純粹想像的關鍵詞    文章類別
【專題】2019 表演藝術預視 - 有關可能或純粹想像的關鍵詞
有關2019年中國內地表演藝術,我的三個關鍵詞
文:陳然

1. 文本

無論後戲劇劇場在歐洲有多火,中國話劇以文本為核心的局面在未來幾年內仍將佔據主導地位。這其中,小說改編和當代外國劇作,在近年頻頻湧現佳作。

 

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金宇澄的《繁花》兩個大部頭都在2018年首次被搬上舞台,前者由傳奇導演牟森復出編導,後者出自《蔣公的面子》的九十後編劇溫方伊之手。除此以外,波蘭劇場巨擘陸帕(Krystian Lupa)首部在中國創作的《酗酒者莫非》,由史鐵生小說改編而來;編導演全能的方旭,則持續在老舍作品上發力,穩紮穩打炮製出新劇《老舍趕集》。國有院團方面,「陝西人藝」(陝西人民藝術劇院)繼《白鹿原》大獲成功後,又將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改編成話劇。

 

進入2019,趙淼執導東野圭吾原著的《回廊亭殺人事件》一月首演,被讚「比小說版和電影版都好」;而五月即將首演的劉慈欣小說改編的《三體II黑暗森林》,請到了法國的Philippe Decouflé導演。Decouflé是法國Compagnie DCA藝術總監,還曾編導過「太陽馬戲團」的作品。到了2019年,東野圭吾、劉慈欣這樣的流行大IP(編按:Intellectual Property),依然會是觀眾蜂擁而至的理由。

 

上戲(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師、製作人李芊澎創辦的「椎劇場」,成立兩年多來,將多部聚焦當代議題的外國作品搬上舞台引發關注:去年拉來王傳君主演Herman Melville小說改編的《抄寫員巴特比》,今年一月推出王學圻出演的歐陸新劇《爸爸的床》,接下來又計劃將人氣頗高的演技明星萬茜召回舞台。隨著內地演技類綜藝節目的興起,實力演員、後起之秀到舞台上歷練成為大勢所趨。在2019,倪妮、趙薇、胡軍、倪大紅、孫莉等演員將陸續在戲劇中與觀眾見面。

 

 

倫敦Royal Court劇院舉辦「中國新劇本寫作計劃」(照片由作者提供)

 

年輕一代劇作者也正在浮出水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發起的「新文本孵化計劃」,北京劇協(北京戲劇家協會)組織的「新劇場創作計劃」都旨在發現新生代創作者。2016年,倫敦Royal Court劇院舉辦「中國新劇本寫作計劃」,入選該專案的朱宜、莊一、陳思安、王昊然、胡璿藝、張冰、程月旻等人,都是值得期待的新銳創作力量,其中幾位都將在今年有新作面世。

 

2. 空間

 隨著2015年北京四環外的兩個由藝術家運營的空間——草場地工作站、紙老虎空間先後結束運營,2017年蓬蒿劇場陷入經濟危機。到去年,對實驗作品友好的798前沿藝術展演中心也宣告關門。

 

樂見的是,藝術節和美術館在這個緊迫的時間點上成為了近年表演藝術領域的熱詞。北京青年戲劇節一如既往地扶持青年創作者,烏鎮戲劇節的邀演單元在去年成為了中國當代實驗劇場集體發聲的重要場域。通過藝術節平台的傳播,實驗性作品亦有機會在海外演出。李建軍去年在烏鎮首演的新作《大眾力學》,受邀將於今年四月前往柏林邵賓納劇院演出。

 

在上海,開幕三年多的明當代美術館作為唯一一家持續深耕表演藝術的美術館,去年策劃上演了眾多實驗性演出,包括戴陳連的《東來紫氣滿函關》,馬汀瀅、康康的《未來主人》,老妖精的首個演出季「出洞」,月台小組的《養生海灘》等。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實驗性表演品牌「聚裂」也成為了上海實驗劇場每年的保留節目。由於當前美術館的節目審查還處於法律上的灰色地帶,這也為美術館裡的表演創作保留了一定的自由度。

 

  

            《大眾力學》(攝影:羅楚卉)                                      《東來紫氣滿函關》(照片由作者提供)

 

除了支持本地藝術家的創作,藝術節和美術館也是一個城市對外文化交流的空間。今年,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將重回北京,老舍戲劇節迎來第三年,兩個大節都將邀請重磅國外大戲來華;上海的靜安戲劇谷風頭日益蓋過了國際藝術節,戲劇谷日前宣佈委約了王翀新作《三國演義2.0》,另外已知的還邀請到法國導演Philippe Quesne的《龍之憂鬱》。此外,近年十分活躍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也在年初公佈了節目單,包括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Sidi Larbi Cherkaoui、Aakash Odedra、Sharon Eyal等大師新秀都有作品奉上。

 

3. 科技

時至今日,審查仍然是影響中國內地戲劇創作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繼去年下半年「《人民公敵》事件」之後,今年又恰逢建國七十周年,審查的進一步收緊已成業界共識。在此背景下,如何避免越過邊界,又能確保創作自由就變得尤為重要。

 

從作品題材來看,科技題材恐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與當代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又是一個想像力、創作欲得以安放的未知領地。去年下半年,中間劇場策劃了首屆科技藝術節,六部國內外戲劇探討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張南執導Caryl Churchill的《好幾個》(A Number),故事關於克隆人的身份認同;鄧樹榮帶領白光劇社上演Sarah Ruhl的《戈登的手機》(Dead Man’s Cell Phone),通過一部死者的手機引出人物與故事。科技對人性的滲透,乃至塑造,在如今都已成無法回避的現實。

 

放眼今年,音樂人樊沖打造的中國首部人工智慧題材音樂劇《我AI你》噱頭十足;編導羅巍的新作《彩排》,講述人類演員與AI演員在一次重大演出前夕的決戰,該劇本月即將舉辦首次讀劇演出。舞蹈同樣鍾情於AI話題,編舞家Nunu Kong(吳豔丹)與德國藝術家Marco Donnarumma合作《ALIA: ZǓ TÀI》,三名演員和兩個最先進的AI機器人共舞。在音樂領域,郎朗與Google AI合奏的新聞剛剛過去,最新的新聞是中央音樂學院今年將首次招收音樂人工智慧博士生,因為「人工智慧將是未來音樂發展的又一重要契機」。

 

作者簡介:陳然,戲劇工作者、評論人。導演、策劃的作品在北京青年戲劇節、今日美術館、中間劇場、亞洲劇力無邊界、橫濱TPAM等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