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開評:滬港深度藝評交流計劃」在香港和上海兩地分別揀選十位學員,一同觀賞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和香港新視野藝術節的不同節目,以及參與每日早上的工作坊,討論之前一天的觀劇經驗作為交流,學習從一般觀眾的層面,提升到評論人角度去賞析演出。
從今次兩個藝術節的策展方向,能發現香港和上海性格上的共通點。港滬兩地傳統以來都是文化大熔爐,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兩地既肩負鞏固傳統文化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是探索文化藝術將來發展可能性的重要基地。在這次交流的工作坊裡,兩位導師甄拔濤先生(香港)和李然先生(上海)都強調:「怎樣的城市,就會有怎樣的藝術節」,正因為兩地在歷史、文化發展上相似的特徵,令兩個藝術節的策展方向也有重疊之處。是次計劃觀賞的演出中,部分的形式和內容充滿當代藝術的概念,表現出兩地均嘗試透過藝術節,展露出當地積極創新求變的特點,透過演出探索「傳統文化」和「當代藝術」之間的創意和配合,以及回應劇場藝術在當代的意義和需要。
《俄狄浦斯》
兩個藝術節皆選有以經典文本及傳統故事作內容基礎,並以當代表演方法呈現的節目。這種「舊文本+新形式」的手法是歐陸劇場常見的模式,創作人員於現存、扎實的經典文本,提煉和選取適合當代社會的元素、角度和價值,以現代劇場表現手法改編,為作品重新賦予時代的意義。於上海演出、來自羅馬尼亞錫比烏國家劇院作品《俄狄浦斯》(ODPIP)將古希臘劇目《伊底帕斯王》(Oedipus the King)當代化,例如大部分演員以現代服飾出場;用香檳、收音機、手槍等道具;後段的投影片段選擇現代高樓大廈倒塌的意象等,都能增強作品的現代感。在新視野藝術節裡,香港綠葉劇團的《狂人(不規則版)》選擇改編魯迅的《狂人日記》,導演黃俊達受法國劇場影響,借用《狂人日記》具代表性的「禮教吃人」形象,以顛覆、誇張和色彩豐富的視覺元素,對西方資本主義、當代社會議題和道德價值提出質疑,例如:素食主義、潮流文化等。兩個作品都是良好的範例,以藝術節作為平台,向兩地觀眾展現當下外國劇場其中一種流行的創作模式,透過《伊底帕斯王》和《狂人日記》兩個內容豐富的文學作品,用當代的意象表現重新演繹;當使用新的切入點詮釋經典,對觀眾而言也對看似普通、耳熟能詳的文本、以及當中的道理有新的思考和體會。
香港和上海作為東、西方交流的平台,藝術節的演出具備跨文化的特徵,當中不乏以「舊內容+新形式」概念表達的作品,透過西方當代的表演藝術形式,詮釋藝術家各自獨特的文化背景,在表演藝術裡探索如何利用創新的方式,傳承家鄉的文化藝術。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生創作的《殉秦記》以西方形體和簡約劇場的概念,加入流行音樂、投影等元素改編《史記.刺客列傳》;新視野藝術節節目《碰上碰》(Negotiation)把源於泰國傳統舞蹈的動作,配合法國設計師的視覺和音響設計,嘗試混合兩者成為當代舞;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得主譚盾的作品《慈悲頌》以西方傳統的宗教音樂、當代音樂加上電影配樂的形式和曲風,配上中文、梵文歌詞,加插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原生態」歌唱段落,演繹敦煌莫高窟壁畫記載的佛陀故事。上述節目的形式和內容具備跨文化的國際元素,反映香港和上海為這類演出提供了合適的演出平台及擁有具包容性的觀眾群,借用上海國際藝術節的簡介,港滬兩地均是「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觀眾和藝術參與者都以開放的目光,觀賞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如何提煉各自獨特的文化,透過當代藝術的方式,重新發掘劇場裡的新意義。
除了透過新的表演手法呈現傳統故事,新視野藝術節的另一個作品《天使之骨》(Angel’s Bone)則以「舊形式+新手法」創作,透過西方古典歌劇的歌唱模式,編寫新的樂章和文本,回應美國當下的社會問題,例如人口販賣等。在上海國際藝術節裡,澳洲國家芭蕾舞團以傳統的芭蕾舞表演《睡美人》。以當代的角度來看,《睡美人》的故事發展相對欠缺故事張力,因此對部分不太認識舞蹈的觀眾而言,或不能全然懂得賞析《睡美人》的美。而《天使之骨》的形式,正嘗試翻新西方歌劇藝術,把晦澀的傳統歌唱方法與觀眾的距離拉近,重新認識歌劇藝術。
「怎樣的城市,就會有怎樣的藝術節。」香港和上海都是知名的國際城市,揀選的作品來自世界各地,共冶一爐。除了因為兩地對外經濟發展良好,也受惠於兩地成熟的文化氣氛,讓不同的文化集中於當地,以多元的切入點展現「傳統藝術」和「當代藝術」之間的各種可能性,透過文化藝術提出社會問題:如何於保留傳統和創新之間取得平衡。無論是「舊文本+新形式」、「舊手法+新形式」、「新文本+舊形式」的創作,都是可行的方向。可是,在探索藝術的當代性時,這類演出容易出現局限。當創作概念主導作品創作,而「內容」傾向為「形式」服務的時候,作品有機會不夠全面和成熟。《天使之骨》作品以美國背景為基礎,文化背景成為了內容的其中一種局限性;該劇原本為小劇場作品,放到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創作團隊對視覺效果沒有細緻的考慮,令不少轉場都有「穿崩」的情況,表現不夠流暢,流失了歌劇澎湃、高亢的力量,觀眾也欠缺關於人口販賣議題的共鳴;《慈悲頌》部分樂章以西方聖詩宗教音樂的曲風演譯東方佛教故事,令聽眾不禁提問風格選材的恰當性;《殉秦記》裡,部分史料與史實不符,顯出作品的粗疏;《碰上碰》裡的泰國舞蹈重覆,情節發展連繫薄弱,觀賞性不高。然而,具有國際視野的城市,如香港和上海,正正不止於展現完備的演出,而且容納多元的演出,及提供開放的討論空間,讓不同文化和水平的藝術家、觀眾有交流的平台,互相學習,提升藝術水平。
照片提供: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原載於2018年12月號《ARTism》)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