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當代樂聲追憶年華——評比爾斯飛躍演奏音樂節「古典以外」音樂會
文︰藍卓露 | 上載日期︰2019年1月25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古典以外 »
主辦︰飛躍演奏香港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廳
日期︰20/1/201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這是一場不論在編制或曲目安排上相當大膽的音樂會。四首曲目,由最早創作的巴托《羅馬尼亞舞曲》(1915),到桑塔基斯(George Tsontakis)的《格雷考的畫作》(2014)剛好相距一百年的時間。四首樂曲的配器體制亦不盡相同,由鋼琴五重奏(特內治)、曼陀林配上五部弦樂組(巴托)、鋼琴四重奏加上單簧管(桑塔基斯)以至鋼琴、兩支小提琴及一支大提琴(康高特),單是台上前後演出者共計16人。如果不是在一個具相當規模的室樂節音樂會當中,大抵不會有如此陣容及曲目編排。這方面不得不佩服主辦單位在安排上有相當的遠見及心思。

 

稍為探究一下四首樂曲的背景,就發現它們都是以二十世紀或當代的音樂語言,跟一些逝去的人物或事情有所關連,有著念古懷舊的氛圍。

 

英國作曲家特內治(Mark-Anthony Turnage)的作品,往往帶有濃厚的爵士樂影子,他亦曾為好些著名爵士樂手(如Paul Scofield及Peter Erskine)譜曲。以當代音樂語法混合爵士元素,正是這首《滑音跨步》(Slide Stride)的一大特色。這首題獻給作曲家Richard Rodney Bennett而譜寫的作品,遊走的弦樂線條,與爵士節奏極重的鋼琴部分,有著非常強的動感,正如曲目介紹所說,作品的題目與Fat Waller及艾靈頓公爵的爵士鋼琴手法有關。動靜樂段相間出現,有著反覆回憶與思念的氛圍。但囿於作品本身複雜的節奏,是次演出未能完全帶出爵士元素當中那種寫意瀟灑,五位演奏者,合力營造的張力及推動力,似乎要讓觀眾一直專注細聽,感受樂曲的轉折變化。

 

巴托的《羅馬尼亞舞曲》是作曲家最家傳戶曉的曲目之一。由現時炙手可熱的曼陀林演奏家艾維.艾維塔(Avi Avital),加上多弗弦樂四重奏及低音大提琴家林達僑(George Lomdaridze)同台演出,已算是整晚演出最「通俗」、富旋律感的曲目,場刊並沒有交代編曲者。曼陀林作為主奏樂器,在音量上有著其局限。然而甫在開首合奏,曼陀林的聲音令人聯想到匈牙利打弦琴(cimbalom),頓然覺得以這個組合演奏這套民族風格強烈的作品,效果頗為理想。艾維塔的演奏相當落力,亦善於利用樂器不同音域營造變化。五件拉弦樂器的聲音相當融和圓潤,有著大型弦樂組般的色彩。

 

桑塔基斯(George Tsontakis)的《格雷考的畫作》(Portraits by El Greco),特為紀念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格雷考(Doménikos Theotokópoulos,1541-1614)逝世400周年而創作。六個樂章除了開首的風景畫〈托萊多〉(Toledo)外,其餘分別受六幅格雷考以宗教題材有關的畫作啟發而創作。從這個選材,可見他著眼由格雷考的生平(畫家在西班牙成名,因而稱為El Greco,即西班牙語中的「希臘人」)作為引子,以音樂表現對各種宗教情景的聯想。在現場演出及前一天的公開綵排中,作曲家桑塔基斯更親臨香港作指導及親自介紹。音樂會當晚更以投影呈示格雷考的七幅畫作,在演出時播放。

 

桑氏喜以短小的音型及動機,以重覆和延伸去發展。此手法與梅湘晚期常用的創作手法,可互相比擬,也能讓聽眾在這部長達24分鐘的作品中,專注聆聽這些素材如何發展及推演。開首的〈托萊多〉,以單簧管(背觀眾而坐)反覆的三度音開始,音型在樂器間互相反覆,仿如把聽眾引領到這個西班牙的城鎮。第二樂章〈聖殤〉後半部分,高音弦樂向下的滑奏,作曲家在綵排時形容為哭嚎,而鋼琴加入厚重的和弦,確能描繪出一種哀傷的氛圍。第四樂章〈異象〉,可說是跟梅湘的風格最相近的樂章,節奏強勁的段落,會聯想到梅湘《時間終結四重奏》的第六樂章〈憤怒之舞〉(Danse de la fureur)。第五樂章〈基督背負十字架——埋葬〉中,鋼琴弦線上放上一卷保鮮紙,造出仿如古鍵琴般尖銳的聲音,描繪耶穌背負十字架,舉步為艱的情景。整部作品中,弦樂手不時輕聲誦唱長音,為整個器樂曲添上一份神秘色彩,甚有效果。

 

康高特的組曲,為鋼琴左手、兩支小提琴及大提琴而寫,是整個音樂會的高潮所在。委約創作的鋼琴家保羅.維根斯坦(Paul Wittgenstein),在一次大戰時失去右手。(他亦曾委約拉威爾創作左手鋼琴協奏曲。)康高特為他量身訂造一首35分鐘長,分五個樂章的組曲,左手鋼琴部分難度相當高,在密集的段落,跟雙手彈奏的沒兩樣。且在四件樂器中,有著其獨立的線條(如第一樂章的賦格曲),亦有時作為驅動的節奏(第三樂章的荒誕曲)。第二樂章的圓舞曲及第四樂章的歌曲(Lied),以舊有曲風命題,但當中卻去掉這些曲種在音樂上的主要特色,如不存在明顯的三拍節奏,以及只有抒情段落但疏疏落落的旋律,彷彿似是對過去的事物空餘懷念。希夫里格相當具力量的彈奏,應記一功,而比弗、林昭亮及史特克爾相當緊密的演奏,造就相當理想的演繹,為整晚音樂會畫上美滿句點。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熱愛當代及早期音樂,撰寫唱片評論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