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歲末,英美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等紛紛推出年末盤點,悉數年中要事,回顧精彩演出,點評新發唱片,樂趣橫生。此類盤點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但重在歸納總結,以便從粗枝大葉中理出細枝末節加以整理。
音樂雖然是無國界語言,但在意識形態有本位主義,演出則有地域限制,東西有別。譬如,橫掃西方的「#MeToo」運動在東方乃至俄羅斯很難成氣候,例如遭西方全盤封殺的Charles Dutoit被任命為聖彼得堡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並為總監Vladimir Temirkanov代打救場台灣巡演,此外也會在2018/19樂季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即便在西方內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皇家管弦樂團解職的Daniele Gatti雖然還被柏林愛樂樂團取消演出,但在其故鄉意大利,他的事業節節攀升,拿下羅馬歌劇院總監席位,也與深圳交響樂團保持合作。
可見,東西方價值觀有時會隨文化背景不同而相去甚遠。由此,筆者萌發了對2018年內發生在兩岸三地,甚至發生在國人身上的重大事件予以單獨梳理和點評的念頭。儘管參考的是西文媒體的做法,但意欲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如下便是筆者的2018年盛事之選。意欲傳遞的弦外之音是:盛事之下,也有危機。
- 「新竹林七賢」鬧紐約
一月下旬的紐約,中國音樂無比熱鬧。由朱莉亞音樂學院主辦的聚焦音樂節以六場音樂會力推33位中國作曲家的35部作品。其中亮點則為七位青年作曲家代博、梁楠、宋楊、毛竹、王阿毛、商沛雷和劉豫接受委約,各自創作一部作品在音樂節期間演出。閉幕次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在Alice Tully音樂廳同樣獻上七位作曲家的首演:賈國平、唐建平、李濱楊、秦文琛、陳欣若、葉小綱和郭文景。
這一活躍於本土的中國作曲家集體亮相紐約,被視為「時裝周」式的舉措。就中央音樂學院而言,希望將此打造成為在異域年度新作品發佈會。財大氣粗的學校自然有實力在海外恆常性開辦首演音樂會,但如何讓近似於包場的新作發佈與民眾社群發生關係,與在地新音樂界互動融合,從而將「新作發佈」的影響力最大化,就像紐約時裝周一樣,恐怕是比開辦音樂會本身更難的課題。
2. 香港國際指揮比賽填補空白
為何中國一直以來沒有國際指揮比賽,即使國內的指揮比賽也是屈指可數,往往開辦一屆就不了了之?這可能與中國指揮培養下一代的獨特方式有關。扶持下一代更多被視為權力的交接而不僅僅是藝術傳承,忠誠度更關乎年輕指揮的事業發展。
這也正是為何由香港小交響樂團主辦的首屆香港國際指揮比賽如此矚目。頭獎獲得者是35歲的匈牙利選手嘉博.卡利更在年中拿下薩爾茨堡青年指揮大獎,順勢推高香港比賽的權威性和知名度。
3. 指環王
歷時四年,由梵志登指揮港樂,連同一流卡司獻上的音樂會版瓦格納《尼伯龍根指環》在2018年收官。藉由梵志登上任紐約愛樂樂團總監加持,《指環》獲得前所未有的國際曝光度。《留聲機》雜誌予以深度報道;《當今歌劇》(Opera Now)授予梵志登封面故事並譽之「指環王」。雖然同期東京、上海、北京和天津都在嘗試打造本土的《指環》,但港樂具天時地利人和,加上Naxos灌錄全集發行唱片,於是便有了「香港版」《指環》美譽,與「哥本哈根版」和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哥倫布劇院版」齊名。
4. 總監大調動
帥位易幟確保音樂產業發展穩步向前,年內總監人選大調動覆蓋兩岸三地最為重要的音樂機構。台灣愛樂樂團NSO執行長由郭玟岑接任,邱瑗赴台中歌劇院出任總監,台北兩廳院總監由劉怡汝出任。葉詠詩離任香港小交音樂總監職位,港樂行政總監由德國人霍品達繼任。在內地,文化部直屬院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由指揮家張藝接替作曲家關峽出任團長,中央歌劇院院長由劉雲志接任俞峰出任,國家大劇院由北京副市長王寧接替陳平出任第二任院長,上海音樂學院由男中音廖昌永接任林在勇出任院長。在指揮家層面,湯沐海入主廣西交響樂團成為總監。
5. 廣州大劇院《馬可.波羅》
為甚麼又要寫一部《馬可.波羅》?這是所有通曉歌劇近代史人士聽到廣州大劇院委約德國作曲家Enjott Schneider依照韋錦撰寫腳本創作歌劇《馬克.波羅》後的第一反應,這是源於譚盾的同名意識流作品早已盛名在外,難以超越。不過廣州大劇院邀請到Kasper Holten出任導演,澳門樂團在樂池伴奏,湯沐海指揮,5月6日全球首演陣容強勁,耗資甚巨,同樣難以超越。
事實上廣州大劇院《馬可.波羅》只是2018年在中國誕生的近百部被冠以「原創」頭銜的歌劇的縮影。歌劇創作取代晚會經濟成為消耗政府補貼的熱門途徑。兩者雖天差地別,但有一點相同:大部分演過一輪就被束之高閣了。
6. 世界新音樂節入華
作為當代音樂的推廣機構兼行業協會,成立於1922年的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世界新音樂節World Music Days上一次在大中華地區舉辦,還是1988年的香港,彼時尚未回歸,其後兩度再臨香港。2018年5月中旬,ISCM世界新音樂節首次來到內地,在北京現代音樂節期間舉辦,被譽為是類似北京申奧成功一般的壯舉,具有政治和藝術上的雙重意義。全會討論2021年舉辦地時,由上海音樂學院和南寧廣西藝術學院組成的聯合申辦拿下。
7. 郎朗復出
經過一年多的沉寂,郎朗在夏季高調復出,在Tanglewood與波士頓交響樂團,隨後在琉森與琉森節日樂團,在亞巡與柏林愛樂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所彈曲目都是莫扎特第24鋼琴協奏曲。
之所以選擇此曲復出,想必有所心事。想當年郎朗與Nikolaus Harnoncourt及維也納愛樂灌錄此曲,後在倫敦巡演招致報紙樂評人集體發難到羞辱境地。隨後便傳出因傷取消演出靜養一年許。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應是郎朗希望傳達的信息。從《紐約時報》的樂評來看,郎朗一洗前恥,鳳凰涅槃。
8. 余隆簽約DG
被《紐約時報》稱為「中國卡拉揚」的余隆終於朝這一稱謂邁進了實質的一步:當DG慶祝120華誕之際,他被簽約為DG藝術家,指揮上海交響樂團在DG旗下出版全球發行唱片,從而與卡拉揚站立於同一平台。浩浩蕩蕩的簽約儀式在柏林舉行,隨後余隆率領上海交響樂團在北京太廟的十月酷冷中獻上DG全球慶開幕禮。
這也是DG繼簽約鄭明勛和首爾愛樂樂團之後,在亞洲達成的另一錄音生意,荷包鼓鼓,喜笑顏開。
9.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交響樂回顧展
正是鄧小平大筆一揮,中國告別計劃經濟時代,進入市場經濟浪潮,隨之而來的是現代化建設。恰逢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交響樂作品回顧展演雄心勃勃地收入45位作曲家的作品,分由九支樂團在八地上演,橫跨兩個半月,全景式展現1978年以來中國作曲家在交響樂方面的產出,入選者有譚盾、陳其鋼、盛宗亮、鐘峻程等。
名單可作中國作曲界的「權力榜」,不乏作曲系主任、學院院長及音樂節總監,手握實權,掌控經費。
10. 最大的藝術中心開張
單體最大的藝術中心,台灣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於10月13日開幕,緊接著是為期三個月的開幕季,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等光顧,吸引全球傳媒關注。
基於文化平權理念而生的衛武營中心,旨在讓雲林以南的民眾接觸到素日只在台北才有的藝文活動。而隨著其落成開幕,台北、台中和高雄北中南三地的大型場館均已到位。三者如何在共性中追求個性,在相鄰不到一小時高鐵車程的距離內打造不同於其他的藝文生態——其實比起開幕,這點更值得拭目以待。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