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錯過了上回《原則》的首演,無法比較兩位不同導演的處理手法差別。故事由新校長(雷思蘭演)上任,訂立新校規開始。新校規規定學生只准換上運動服才能在操場上打球,否則嚴懲違反學生記其小過,惹來師生們的強烈不滿。副校長(高翰文演)與校長費力周旋,認為這樣會破壞現時學校無拘無束寬鬆的文化及價值觀。副校長屢次希望透過邀約「羽毛球」,與新校長好好展開私下溝通,解決彼此之間分歧。無疑編劇想用輕鬆的幽默位,無法一人進行的「羽毛球」運動比喻溝通必須雙方,單靠一方乃無法進行。可惜新校長毫不退讓,更以「原則」為由堅持己見。她更要求副校長及領袖生嚴格執行,另一方面,為提高學校升讀大專人數及Band 1收生率,扭曲教育真正本義,設法向學生增加學習壓力,以達至學校名次更高,與有教無類的副校長立場對立衝突。最後引發學生會會長發動學生罷課,要求新校長辭職,而服務學校三十年的副校長傳聞需被調職,掀起一場校園風波。
場景設計方面,很喜歡方俊杰導演利用簡簡單單的空間設計,沒有任何特別的佈景,全場只有兩張辦公室椅子,一張有轆,一張沒有轆,道具也是筆者看劇以來見過最少的。而且,導演利用方型的燈光效果,劃分校長室、會議室空間及無邊際的操場,同時縮短場與場之間的過場時間,令節奏緊湊明快,讓觀眾全力集中注意五位演員的立場及辯論。最令筆者的驚喜位是聽證會一場,全場觀眾席燈亮,場館變成了學校禮堂,這一刻全場觀眾頓變成了老師及學生們,一齊參與聽證會。導演這樣的處理,將觀眾距離拉近,讓觀眾亦可以參與聽證會,舉手投票表態立場,亦讓觀眾見證沒有參與投票的沉默大多數,對眼前發生的事不聞不問。筆者覺得如果觀眾的一票能有助劇情進一步推進,效果會更讚嘆。
另外,角色設計上,校長、副校長、訓導主任、學生會會長、領袖生隊長,五個角色有著五位不同的獨立清晰代表性,由新校長作為主線,透過人與人之間原則上的不妥協,突顯角色差異。新校長與副校長兩個勢力拉扯,不同觀值觀的衝突,角力清晰,每一位辯論對白亦相當吸引,可見編劇的筆下功夫。可惜,新校長角色上,由第一場開始,面對任何人或罷課事件,甚至最後處理副校長辭職的決定,都未能讓觀眾看得到校長內心有任何衝撃及掙扎,或許角色設定真的太過冷漠無情,欠缺層次,不知是不是屬於編劇的用心,令觀眾不願投新校長一票,同情加分予副校長與學生的一方。女學生會會長(黃雪燁演)黃雖然演出經驗不多,卻能做到壓場,演活學生會會長主動積極、行動型的性格,尚算不俗。
最後一場,新校長穿上運動服在無人的操場上跑步,遇上穿著西裝已離職的副校長,二人立場雖然未必有改變,但角色身份的轉變,已離職的副校長成功令校長拿起羽毛球拍,終於打開了雙方溝通一扇門。編劇引領觀眾遊歷一次關於教育及公義的反思之旅,思想尖銳而敏感的教育社會議題。現實社會上各黨各派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堅持的原則,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著同理心,去理解其他人的原則及立場。無論當權者們或執政者們角力結果如何,最終面對將來、承受結果的其實是這班學生、我們的下一代,他們縱然試圖反抗,甚至推翻不合理不公義的教育「原則」,希望自主屬於自己的將來及未來社會,其實通通都只是一片徒然,操控的仍是當權執政者。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