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去年初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節辦事處的同事,開始討論在2018年的「新視野藝術節」內,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進行藝評交流的可能性,這是我們繼多年在節內舉辦培育本地藝評力量的一系列寫作計劃、駐節藝評人計劃、藝評人論壇等活動後,和每年與「澳門城市藝穗節」和「澳門國際藝術節」的交流外,首次較大型、維時較長的藝評交流項目。因為參與者要進行報名、面試等過程,所以這屬於新視野藝術節內的項目是最早推出宣傳的,也感謝各位同事和導師的全力協助,讓「雙城開評:滬港藝評深度交流計劃」——包括赴滬前的預備活動、香港十位學員在滬五天的觀劇和工作坊等活動、上海十位學員在港五天的觀劇和工作坊等活動,和交流後的種種跟進工作,都得以順利進行。我特別邀約了兩位導師李然和甄拔濤撰文回應,加上兩位學員的優秀文章,讀者可一看是次對計劃的成果。
當然,這計劃如缺乏二十位學員的全情投入參與和配合活動流程,也會失色不少;我非常感謝他們——對城市的好奇心、對表演藝術的熱愛、對不喜歡的表演的狠話、對喜愛的作品的雀躍、對評論話語的掌握的探索、對文化衝擊的興致勃勃、對了解不論是人或是作品的開放性、對創意和形式的質疑——這都是當代進入藝評書寫所需要具備的元素,這會讓藝評發展更有視野、更具持續性。我期望未來計劃的延續不只徒具形式,而是能為這時代留下獨特的文化記憶,和藝術與城市對話的流光;而藝評人作為參與者、評鑑者和記錄者,他們對位置和身份的自覺,也能有更長遠的期待與想像。
在「藝術節內扶植藝評人」一直是協會重要的工作,而作為策劃者和觀察者,我看到(特別是海外)藝術節對藝評介入與扶植的積極,當中所產生的能量既回饋藝術節本身,也滋潤著藝術生態。因此今期專題特別邀請澳門也是藝評人、導師和策劃人的莫兆忠分享當地狀況,也很高興讓我在網上認識了擔任「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年輕評審與影評人培訓項目」的導師范可樂博士。電影節在2014年起增設這計劃,范博士從過去兩屆參與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不同的點子:評論人與業界的高度交流、評論人感官與身體的淨化和接收訊息的關係、評論發佈的多元化,這些都讓我再思考藝評人「傳統」的狀態,如何轉移在回應當下的媒體和文化,甚至是身體的處境;同時如何「挪用」藝術節資源與平衡藝評發展的可能性,讓藝評不只是「服務」藝術節。楊美英多年來在「臺南藝術節」策劃藝評培訓活動和擔任導師,也念茲在茲「南方」相對於以北部為「中心」的書寫,如何「將評論的視線凝望南方」,在話語和身份上的主動性和脈絡化,怎樣為一方的文化進行記錄。「自己藝評自己寫」這一點,我在滬港交流時特別有深刻的感受。此外,今期「藝評沙龍」的主題也是和「扶植」有關,不過我們邀來了學員分享他們的親身參與不同藝術節藝評寫作計劃經驗,從參與者的角度回應。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不同地方分會不定期舉辦「青年藝評人工作坊」,香港分會過去曾經資助過接近十位藝評人往外觀摩,身為參與者之一,我期望香港分會能有機會擔任主辦者,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藝評人能在香港聚首交流。
編輯小組
陳國慧、洪思行
文字編輯
洪思行
英文編輯
黃進之
統籌助理
鍾茜琪、葉懿雯、楊寶霖
版面編輯
廖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