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灣各地出現越來越多的藝術節,各有其標榜的特色,然確也存在著整體面目混淆模糊的問題。其中「臺南藝術節」在2012年首屆即設立的「城市舞台」,可說是善用了這座城市歷史文化提供的環境條件。此外,在整個藝術節的架構上,2016年出現一個新進展:台南市文化局邀請資深劇評人/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台長紀慧玲,配合臺南藝術節舉辦期間規劃主持評論計劃,2017年繼續維持於藝術節期間辦理,內容包括「駐節評論人」、「新評種徵選計畫」、劇評講堂、藝術節座談等活動,於「新評種計劃」同時包括討論工作坊、團隊交流、參訪等項目。
為了延續2016年首開全台城市藝術節先驅的評論計劃,筆者去年底接受了台南市文化局邀請,臨時救火上陣:之前由紀慧玲立下基礎的年輕藝評人培力計劃,於2018年予以擴大發展為整年度的計劃,跨出藝術節期間範圍,命名為「望南藝評」,除了持續「新評種」學員培力、國內外藝評人駐節評論書寫,將各項藝術評論或劇場美學相關主題演講、工作坊、討論會場次增加,以及今年九月進行以台南為發聲基地的表演藝術評論論壇,希望推廣藝術評論的理念,建立多元的藝術評論標竿,也宣示該計劃名稱暗喻了「將評論的視線凝望南方,也從南方看見世界舞台」的在地聚力目標;此外,該計劃全年舉行了多次「創論對談」,選定表演作品後,邀請創作者、資深評論人進行深度討論,「新評種」列席交流,並開放市民、觀眾參與,目的在於開展觀眾、表演創作、評論三端的對話交流活動,推廣表演藝術討論風氣,擴大表演藝術評論周邊效應,期待能夠深化表演藝術形塑城市文化的當代意義。
2018望南表演藝術評論計劃創論對談
前兩年,運用臺南藝術節資源啟動的「新評種」培力計劃,與為期約四個月的藝術節期間各項表演活動同步進行,報名參加的年輕藝評學員參與藝術節觀賞節目並撰寫即時評論(觀賞節目票券由藝術節提供,文長不少於五百字,不另計稿酬),每人交稿量採彈性處理,大約四篇左右,由計劃主持人看稿後給予意見,進行修改。
今年大致持續這個模式,但三年以來的差異有:首屆的全部學員不分組,至2017開始分為初階與進階兩組,總人數一樣約十人,於2018年增加至二十人,按個人書寫經驗多寡分成兩組;交稿時間由首屆的48小時限制放寬為一星期,從三至十一月期間必須每月交稿兩篇。
至今回首已至尾聲的2018「望南藝評」計劃,其中對於藝評新人的培力,歷經與前兩年的不同時間模式,漸漸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優缺點。譬如說前兩屆的「新評種」培力計劃與藝術節同步,學員在短時間內以藝術節各項節目為評論書寫目標,同時參加藝術節講座、與駐節藝評人、國內外表演團隊核心人物等當面相互交流,獲得密集且高度的表演美學認知與刺激,充分顯見此項計劃活動的正面效應。
2018望南表演藝術評論計劃:香港評論人陳國慧介紹香港劇場發展
然而,也是由於和藝術節同一框架,活動期間有限,讓「新評種」學員好似剛備好食材、開了爐火,卻得立刻下灶,沒法繼續好好煲湯。為了拉長培力的時間,2018年「望南藝評」計劃從藝術節獨立出來,從三月至十一月,先有初期的評論講座,然後通過每月交稿後的重寫與修正、每月至少一次的閉門討論會,明顯感覺到學員的寫作水準、議題性或脈絡化的思考深度均大有進步,較多累積的效益。
但是,每件事情的利弊衡量,總是互有得失吧。今年長達九個月的活動期間,「新評種」學員的出席和交稿狀況於藝術節結束後逐漸出現起伏不定、甚或蹤影佚失現象,一方面自然是時間帶來的耐力考驗,二方面也可能是藝術節以外時間可選擇的評論書寫目標有限,於表演類型和表演美學、製作水平的高低落差大,讓年輕評論人練習書寫過程的難度增加,無法滿足評論動機,也降低了評論動能。另外,若干「新評種」學員表示,如果是在藝術節的框架內,搭配整個藝術節的行銷宣傳,透過網路傳佈的力道比較明顯,可能比較容易提高藝術節節目評論書寫的能見度,引起較多的討論與閱讀風氣。
因此,經由「新評種」至「望南藝評」計劃,我們在台南看到了全台灣首見由公部門著手進行藝評新人的培養,也通過三年的實行,顯現了前述計劃放在藝術節框架/資源內外的情形,各有不同的好處和限制,希望有機會可以再修正再繼續進行。最後,經過三年的觀察和參與,筆者心中有所體會:假使藝評計劃要扶植的藝評人是全然的新人,假使藝評計劃需要和藝術節框架/資源配合,應該可以提前開跑,一來讓藝評新人有所基本操練養成才好提槍上陣,二來是可以提早為藝術節暖身,進行策展內容相關理念、創作美學等課題之推廣,拓廣藝術節曝光度與觸及率,如此可望提高資源運用的成效,也讓評論能與地方藝文生態更多互動與對話。
作者簡介:望南藝評2018計劃主持人,劇場創作人與評論人,台灣「那個劇團」藝術總監,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系、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