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Than Musical是一個新興舉辦演出的非牟利團體,由兩位熱愛歌劇(自己也有唱)的女士在兩年前創立;其中一位是香港歌劇院的前任董事長谷川留美子,另一位蔡婷婷(Lucy),不久前在TEDx London Business School演講,分享其創業故事,大談bridging modern society and opera。
More Than Musical的願景是以緊湊、親密和現代的方式,向多元化的香港社區呈獻歌劇,使歌劇更容易接近,更具相關性(relevance)和現代感。特點在去掉傳統舞台佈置,改在一個較親密的場地裡去演;第二,是專注於作品的關鍵場景,重要詠嘆調之戲劇性和力量(換句話說,是上演經改編的濃縮版)。
迄今More Than Musical只上演了兩個歌劇製作:去年的威爾第《茶花女》與今年的浦契尼《托斯卡》。今次上演《托斯卡之吻》(「這就是托斯卡之吻!」是托斯卡手刃史卡皮時大喊的一句話),就是改編、濃縮了的《托斯卡》原劇,使之成為不設中場休息的未足一個半小時長度的演出。改編者門尼(Nicolas Muni)也是這台演出的導演,他在北美、歐洲與澳洲有豐富經驗。過去三十多年來,門尼在奧地利Innsbruck、德國Dessau、捷克布拉格、澳大利亞墨爾本、溫哥華及美國多個城市執導。
是次公演場地在中環一幢商廈的一個近似展覽廳的空間,樓頂矮,近中央有一條柱子。門尼用這根柱子作為台中心的「佈景」,搭建了一個矮的小舞台。戲劇卻不只是在台上發生,導演每多運用台前與兩側的小空地。觀眾席「開三面台」,正前方的觀眾座椅甚少,全是留座的,相信是供贊助者坐的;兩個「台側」觀眾座椅便較多。演出期間,各面牆壁都有投映的影像,烘托氣氛。
演出開始之前,門尼走出來交待種種事情。由是次演出人腳需從簡,沒有了合唱團,而劇情必須的清唱劇部分用了預先錄音的合唱聲軌。劇中除了三個主角之外,所有配角、閒角(包括「忠」的Angelotti和「奸」的Spoletta) 的唱段,給一個新增的角色「僧侶」(The Monk)概括了。換句話說,這場演出只有四個歌唱演員。值得一提這個「僧侶」作隱修士打扮,面部塗上青白色油彩,看起來有些嚇人。
門尼又詳細交待《托斯卡》的歷史背景,也就是1800年意大利北部Battle of Marengo期間發生的事。最有啓發性的是,門尼提及當時的女皇特別從西西里島調派史卡皮 (《托斯卡》裡的大壞蛋) 到羅馬擔任秘密警察局長,鐵腕鎮壓革命黨。史卡皮有兩件事人所共知:一是他對付異己的兇殘(女皇是利用史卡皮在羅馬實施恐怖統治),二是他常常藉辦理案件漁色。既然人人知,女皇當然知。所以當革命黨頭領在高設防的羅馬監獄跑掉了,而頭領的妹妹是全城著名的大美人,女皇首先想到的是:越獄是史卡皮安排的。女皇盛怒,要史卡皮即日把這個逃犯緝捕歸案,不然史卡皮頭髗不保!這下子,從來要風得風的史卡皮著急了……然而,紅伶托斯卡卻是杜撰人物,她的愛人卡伐拉多西也是。這是出於劇作家薩爾杜(Victorien Sardou)手筆,而跟浦契尼合作的劇本作者是根據薩爾杜的戲去改編的。
門尼用英語侃侃而談了大概十分鐘,觀眾們都專心聽著。歌劇演出時只有英文字幕。明顯地,More Than Musical要面向的「多元化的社區」限於English-Speaking的。
相信讀者都好奇原劇裡哪些場景/唱段給删減了,對劇情發展有怎樣的影響。導演又有沒有植入甚麼,去作個人陳述呢?
一開場教堂看守人的自言自語給略過,這是適當的。既然是省掉了合唱團,涉及學生、歌手和教士的群眾場口例如〈令人快樂的新聞,閣下!〉當然是沒有了。史卡皮對教堂看守人的一些訊問也給省掉,到托斯卡進入前為止。本來緊接著托斯卡對史卡皮給她聖水的致謝,是群眾擠滿了教堂;那自然删掉。史卡皮是個壞蛋,但未至於良心全泯滅。在第一幕的結尾,他唱著「托斯卡,妳令我忘記主!」時,對著十字架抽自己苦鞭。
根據原來的故事,卡伐拉多西是爬上一個棚架去畫聖像畫的。今次小型演出沒有搭棚,於是,當托斯卡問史卡皮:「一把扇?在哪裡發現的?」,後者不答在棚架上,改為「在祭壇上」,倒也明智。
但是個人很不喜歡將聖像畫放地上而不是懸掛起來,因為我坐在後排,根本看不到!有時導演安排演員坐著唱,我們的座位偏後,視線給前面的觀眾遮擋了,想看見就需探頭探腦。雖然這是場地的制約,但導演是有責任讓每個觀眾看得見:今次演出是均一票價,不劃位的,不像維也納國家劇院,會有說明視線受阻的廉價票。
導演對第二幕幾乎沒有删減,不過有些「非語言」的演員舉動,就具體改變了人們對角色心理變化的想法。有一個經典的場景是:托斯卡拿起桌上的一把餐刀捅史卡皮,待史卡皮先去知覺後,她拿走史卡皮手上的通行證之餘,不忘在他的頭邊點了一根蠟燭,還放一個十字架在他的胸口,才逃離房間——這表明托斯卡的信仰毫不動搖;但門尼卻安排托斯卡殺史卡皮的過程中,她拔去他掛在頸項的小十字架,甩在地上,自己也扯斷自己胸前的小繩,將自己的小十字架也扔掉!似乎導演覺得,既然神對托斯卡麻木不仁,托斯卡靠自己清除了壞蛋,這個神不信也罷!
導演對第三幕的删減比較厲害,集中在後段。在兩口子沉浸在即將到來的幸福與喜悅中,行刑隊應份來到天台準備對卡伐拉多西執行「假槍決」……;這時候「僧侶」出場,先用刀割卡伐拉多西的喉,再去扭斷托斯卡的頸,令二人死亡,劇終!這實在突然。不但托斯卡精彩的獨腳戲〈多漫長的等待!〉給删了,托斯卡在城牆上縱身躍下自殺前,對天高喊:「史卡皮,上主面前見吧!」的這句(證明她的信仰從未動搖),自然也沒有了。
負責唱托斯卡的台灣女高音Karen Chia-ling Ho在三藩市歌劇院首次登台是參與盛宗亮的歌劇《紅樓夢》世界首演,香港樂迷也是通過此歌劇去年的本港首演而認識她。Karen Ho演托斯卡聲情俱茂,全音域發聲通暢平衡,收放自如,成功地演活了熱情、善妬的prima donna,充滿生命力。飾演卡伐拉多西的南韓男高音Jung Soon Yun亦富說服力,他衝動、很有活力;聲樂上,輕鬆地結合柔情、悲情和激情,在輕盈和力量之間保持良好的平衡。詠嘆調〈今夜星光燦爛〉詩意的造句令人著迷。
唱史卡皮的南韓男中音Carlo Woo Won Kang主要活躍於美國,演過不少角色。他唱史卡皮不是不好但說不上傑出,聲量比Karen Ho或Jung Soon Yun小了不止一個碼,在這個細場雖然不會聽不到,但史卡皮是個逼迫別人的壞傢伙,音量遜於另外兩個主角,那就有一點問題了。Stefan Gordon飾演「僧侶」,不過不失。
一般歌劇院裡的歌劇演出,樂隊都會坐在舞台前下方的樂隊池(pit)裡;《托斯卡之吻》沒有樂隊池甚至沒有樂隊,原來豐富的管弦樂伴奏,給濃縮、簡化為三人小組:一人彈鋼琴、一人拉大提琴、一人打敲擊樂器。三人組給安排在小舞台的後面一隅演奏,坐右側一排的觀眾是看不見他們的。在這麼克難的物理條件下,大提琴用上擴音,自然是無可厚非。要這樣一個三人組表現纖細的音樂,沒問題;但想他們展現磅礡音樂一如管弦樂團般強,未免是緣木求魚了。
綜觀是次演出,是高水平、認真又滿有誠意的。最需要改善是場地問題,希望下回More Than Musical可以安排在較理想的場所演出。樂隊可以加碼就更好。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