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佈景根據劇本的內容,深入研究故事的時空背景、角色個性和人物之間的關係,規劃出流暢的動線和表演區,設計一個合理的空間佈景,傳達劇中的意念給觀眾,正因為一齣戲中所有時空的變化,都要在這小小的空間內展現,因此舞台上任何一樣東西,都代表著一種獨特的訊息。現代劇場中,舞台、服裝、燈光、音效等,已成為一齣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它們不再只是各自分開的技術。因此為追求一齣戲在整體視覺上的協調,導演與設計師須花費更多的時間作相互的溝通與調整,而這也是現代劇場中最大的特色。
舞台上的窗帶給我們甚麼想像空間?透過這想像空間跨越肉體去感受當下,再創作自己的空間,環境本身可以給觀眾很多意象。設計場景有四個重要的元素,它們是身體於空間的關係、混亂的概念、過渡的概念和燈光的性質。這次《甚麼是舞台:由文本到空間》,嘉賓楊.柏佩爾巴姆(Jan Pappelbaum)有超過二十年為柏林列寧廣場劇院的劇目設計場景的經驗,他的作品多數因應劇院內三個劇場的特點來建築,自由整合或分拆,帶領觀眾遊走於空間之內,為戲劇內容創造更多可能性。
劇場空間的重構方式,包括觀眾與表演者之關係再定位,揚棄僵化的「表演者─觀眾」關係,觀者不再是習於被動位置,他們也可變成劇中的角色。其次,演出空間或戲劇空間,擴大為舉目所見的世界,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提出對於實驗劇場的可能性,或可說因為戲劇存在,所以某地便成為劇場。再者人類的日常活動空間亦是劇場的一部分,這是對於體驗生活的鼓勵,真正影響劇場空間的各種活動,應該具有兩種性格的主角,即是觀者與演員,以此解放傳統劇院的束縛。既然戲劇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該有其包容意外的能力,就如街道劇場的演出,除了演員、觀眾外,叫賣的小販、路過的司機,都是無預警的戲劇元素之一,甚至成為某段時間中的主角,至此,表演不再只是「well-defined」的活動。
戲劇反映人生,正因為它來自於生活與人群,所以比任何藝術更能反映時代的背景與特色、更能深刻描繪出人生不同面向的深沉內涵,也因此能直接或間接地面對人群。一般的說法是指文本(劇本)的內容具有相當的社會描述狀況。例如莎士比亞的戲劇,反映出當時英國王權社會中各式的狀況與樣態:十八世紀英國所謂的「時尚喜劇」(Comedy of Manners),則嘲諷了當時上流社會的惺惺作態。
由德國柏林列寧廣場劇院 (Schaubühne Berlin)製作的《仲夏夜之夢》戲劇中,戲劇聚焦在年青男女的錯摸關係上,放在普遍性現象裡,隱藏著看不見的力量,超越宗教色彩,尋找失去的另一半,經典的愛情,相信神話故事。舞台設計總監楊.柏佩爾巴姆在這齣劇運用了八十年代的佈景、衣服和格調,當時正值戀愛開放時期,年青一代追求自我價值,在愛情關係中猶如置身野外叢林的追逐,攻與防的愛情以為可以控制,但失控時便出現責任問題、懷疑、不信任,因而露出原始獸性。
但一個劇場的演出若沒有人觀看,則不可能有戲劇中所有闡述的效果。換言之,若是戲劇所呈現的社會或問題沒有在劇場觀眾的記憶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戲劇反映的現實則不可能在演出中產生意義與效果。不然,若我們跳開觀眾,只著眼戲劇的內容與當時的社會現實,那麼很容易產生如下的爭論:當代正在上演的劇作,是否就是目前社會氛圍與政治經濟的樣貌呢?其實不然,因為我們處在這個社會裡,會知道其實文本反映出的只是社會現象的一個切面,有更多內容其實是很脫離現實的。除了所謂的社會現實劇情外,大多數演出都是在塑造一個戲劇性的故事,或是個人的情感宣洩。雖然說表演藝術在某部分可以代表當時的社會環境,但是未必能全面反映出當時觀眾的不同喜好。為了避免以上的爭論,必須正視劇場在發展過程上的關鍵角色,才是文本與社會的匯聚點,而以不同角度來建構劇場。
因此,一個演出與它所展演的劇場有其絕對的相應關係,這個關聯不僅是獨特的空間,也與劇場自身顯露的性格(甚麼的劇場適合甚麼的演出)有關,加上在時間軸的構面、時代主流意識所賦予的符號與意涵,藉此拉出歷史景深,得以望見劇場厚積的文化與藝術底蘊。歷史學家黃仁宇提出看待歷史的方法與角度要以「長時間、遠距離、寬視野」的方式來進行,作法是將長時期的歷史視為一個單位,採用拉遠距離與放寬視野的方法,藉此看清事物本身面貌。此外更重視歷史事物與當今處境的相互印證,由此分辨出歷史的價值觀點。而劇場,其實也具有這樣特殊的生命史觀。
同時,歷史發展對戲劇內容很重要,同樣由德國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製作的《教授白納哈》(Professor Bernhardi),在人物對話、文化背景上運用了當時新聞事件作戲劇主軸,諷刺社會風氣。歐洲和德國擅於用文字入戲,在對白設計上言簡意賅,讓觀眾心領神會。認識歷史背景可以更了解戲劇的意思,德國劇場的觀眾大部分都是左翼,以左翼的看法、立場去定位政治的議題、政黨更迭、社會事件的主題較受觀眾喜愛。《Professor Bernhardi》第三至五是同一場景,而五幕不同的燈光設計和影像過場效果推動情節發展,而影像亦提供了不同的透視點和角度。
在構建劇場空間時,應特別重視空間如何圍繞觀眾,如何表達戲劇內容使觀眾沉浸其中。畢竟「人」才是建築的主體、演員與觀眾才是劇場之所以為劇場的必要條件。如何「擬真」地打開廣闊的想像空間,乃至為文本帶來嶄新的視野和詮釋,一切軟件硬件、匠心紛至沓來,成就舞台美學、劇場構作共同開拓的新天新地。
作者簡介:2007年於暨南大學獲得文學士學位-主修新聞學系。畢業後,分別在成報、商報及大公報擔任港聞版、副刊(文化)和教育專題版記者,接觸不同的文化、藝術與教育範疇。為了加深對數碼媒體和藝術文化的認識,分別修讀了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副學士課程,以及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藝術行政專業文憑課程。2015年為西九文化管理局完成一項「香港粵劇觀眾研究」報告,分析現時香港粵劇觀眾的現狀和未來拓展方向。
本人亦默默耕耘文字工作,2017-2018年在香港藝術中心推出的Webzine中擔任藝術評論員,分別刊出視覺藝術展覽、表演藝術的藝評。同時擔任編輯工作,出版香港第一齣及第二齣兒童粵劇劇本《月亮姐姐睡何鄉-劇本專輯》(已於2014年4月出版)和《點解點解大封相-劇本專輯》(已於2016年11月出版),以及探討粵劇敲擊音樂的論文《粵劇敲擊音樂探微》(已於2015年5月出版)。另外,曾編輯和撰寫的書籍,包括六七系列《傷城記》、《火樹飛花》,以及《香港光影錄:亞洲電視五十五周年》、《舞池內外》、《2013感動香港》和《2014感動香港》系列書籍 。
照片提供:西九文化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