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用藝術點亮一座城市
文︰水晶 | 上載日期︰2018年9月2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網上圖片(來源:浙江新聞)
城市︰中國 »
藝術類別︰戲劇 »

2018年9月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和藝穗節、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的存在,讓這座城市成為「節慶之城」;每天晚上各種精彩演出不斷的倫敦,每天都是藝術節;阿德萊德作為偏安於南澳一隅的小城,舉全城之力,用阿德萊德藝術節和藝穗節,讓這座城市綻放出最迷人的光彩;還有亞維儂藝術節In與Off、威尼斯雙年展、香港藝術月(每年3月)等案例,都讓我們看到一個成功的藝術節展對於一個城市文化和形象的巨大帶動作用。

 

如何理解城市與藝術活動的良性互動,如何創造出一種既能滿足城市居民需求、同時又能吸引外來遊客和專業觀眾的高水準藝術生態,是眾多藝術工作者的共同夢想。作為一個經濟發育程度不斷提升、城市化進程高速推進的國家,中國正開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城市。目前,中國有338個地級以上城市,除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外,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蘇州、西安等15個城市進入「新一線」城市序列,此外還有30個二線城市和70個三線城市,以及90個四線城市和129個五線城市。

 

由於網路商業的發達和線下普通商業業態的普及,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當中,一般居民已經可以享受到與一線城市無差異的商品服務,但在文化藝術尤其是演出類消費方面,其與一級城市的差距卻非常驚人。電影放映基本還可以跟隨著地產商和院線擴張的步伐與全國同步,但文藝類演出及文藝類創作,猶如天壤之別。

 

這些城市中,仍有相當一部分還是戲劇、舞蹈、國際演藝作品演出的「處女地」。居民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看到新鮮當下的文藝演出作品,在這一平台上進行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也非常少,這種狀態與城市的人口基數、文化藝術需求是極其失衡的。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重建演出市場,是這些城市最重要的任務。以今日這些城市的消費水準而言,買一張200至300元的門票進劇場看戲,並非不可能實現的任務;但如何培育一大批觀眾基數,形成多元化、相對高頻次的觀演市場,則值得好好研究。這些年來,親子類演出和有明星或高知名度導演執導的作品,在二、三線城市還是比較受歡迎的,但親子市場競爭也頗激烈,魚龍混雜、作品良莠不齊;明星戲的市場成本高漲,很多演出商為了市場佔有率不得不做、但高價接了又常常賠錢,使得市場的良性迴圈一直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

 

事實上,建立市場最重要的是培養「中間力量」,即有長期觀演習慣、單消金額不高但是願意多次消費、對觀看劇碼並沒有特定偏好的觀眾群,他們區別於願意為演唱會一擲千金的追星族,也不同於願意為孩子花錢自己卻沒甚麼興趣進劇場的家長;他們可能並不是收入特別高的族群,但對於文藝消費和生活品質有一定意願,並且不滿足於隨大溜地看看大片或網劇。如果要為這個觀眾群畫一幅群像的話,相信上述描繪,已經可以在各地圈出相當一批數量的人群了。

 

有了目標人群之後,需要品質穩定的供給,這也是中國演出市場上相當大的一個瓶頸,由於創作主體與總的市場需求相較還是少,所以好一點的作品就會聞風而漲,成本高到一般二、三線城市的消費很難承受。我比較過國內戲劇、舞蹈等一些領域的演出,同樣規模、品質的演出,國內演出團隊的出行人數通常是國際演出團體出行人數的兩部,演出成本也只高不低,這也是為甚麼我們這些年來更多在國際市場上進行演出採購,主要原因還是國際演出的性價比佔絕對優勢。再加上國內演出團體在藝術行政方面的專業程度不夠,以及契約精神仍有待加強,這部分隱性交易成本,往往也會對演出主辦方構成不小的風險。

 

如果一個二、三線城市的演出主體,能夠擁有國際及國內的雙線劇碼資源,每年可以用較合理的成本採購到15至20個中型演出,輔之以一些當地的交流活動,基本就可以維持一個劇場或一個熱點演出平台的全年運營量了。這樣平均下來每個月有一部戲,旺季市場每個月可以有2至3部戲,大概能滿足8000至1萬人次的觀劇量,如果以單人每年看3部戲的頻次來預估,一個3000人左右的固定觀眾群就能夠形成。

 

建成於2015年的西溪天堂藝術中心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杭州雖然是一個二線城市,但西溪天堂藝術中心躲藏在城西西溪濕地一個景區的最末端,從到達和發現的角度而言,並無優勢。作為一個400座的劇場,此前在杭州也沒有持續經營和自主規劃劇碼的成功案例在前,但劇場運營團隊和愛丁堡前沿劇展策展團隊通力合作,保障了頭兩年的優質劇碼頻次,很快在當地累積了人氣,並形成了約3000人左右的會員機制,以會員卡的形式,保障了觀眾單次觀劇的成本控制在200元左右,並且一年可以多次入場,在上座率上得到了有效提升。

 

試想,如果每個二、三線城市都能有兩、三個這樣的劇場,這個城市的藝術生態馬上就會得到非常大的改觀,而且本土的創作和藝術交流也會因此而得益,年輕人會有更多的機會在這些空間裡進行實驗和探索,通常本城市的人,也會願意給在地的創作予以支持。有了穩定的引進機制,再開始本土的孵化模式,所謂的「產、供、銷」微循環就會重啟,劇場作為平台和生態島嶼的粘性和意義,就會真正浮出水面。

 

除了這種依賴專業劇場的路徑之外,和更多商業空間和主體合作,也是一種值得嘗試的道路。即便是商場裡沒有正規劇場,在商場公共空間裡進行表演藝術的探索,亦未嘗不可。已經連續舉辦三年的上海「表演藝術新天地」就是如此,它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客廳「新天地」中進行,雖然只有一個臨時搭建的帳篷劇場,但更多的表演在露天、咖啡館、餐廳和各種公共空間裡進行,精心挑選和創作的劇碼與這些空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讓原本只是匆匆而過的客人駐足下來,停留良久。商業運營方將傳統市場推廣的費用試點運用在表演藝術上,表演藝術則為商業空間帶來了更多的人流和自然消費,2017年「表演藝術新天地」藝術節期間,新天地南北裡片區的客流和銷售雙雙同比增長47%,就是一組最好的資料證明。

 

這些年來,隨著電商對線下商業空間的倒逼,綜合類百貨公司和大型商業集群已經很難再依賴零售生存,而是更多地引進影院、餐飲和娛樂項目。我相信未來5至10年,會有愈來愈多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將把劇場作為他們的標配,這對於演出市場的參與者來說,絕對是一個好的合作和發展機會。畢竟一個商業綜合體的帶客能力和整體行銷模式,是單體劇場很難企及的,如果能夠在地段、配套都非常好的商業中心裡運營一個劇場,並形成綜合形態的藝文體驗集群,對於商場和劇場而言,都會是雙贏。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金融學博士,社會學博士後,從業履歷跨越投資銀行與文化產業兩大領域。中國當代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者、獨立戲劇評論人和戲劇節策展人,以及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邀授課專家。

 

中國大學生戲劇節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原北京北兵馬司劇場(簡稱「北劇場」,該劇場被國內外媒體評為「中國最活躍的五大戲劇中心之一」)的主要創建人。參與策劃、製作《切.格瓦拉》、《千禧夜,我們說相聲》、《他沒有兩個婆》、《暗戀桃花源》2006大陸版、《洋麻將》等重要劇碼在大陸的演出和製作,取得全國性的影響力和成績。現為「愛丁堡前沿劇展」、「西溪國際藝術節」、「上海表演藝術新天地」等中國重要的藝術節策展人。

 

在境內外媒體發表數十萬字有關金融、產業投資、文化、戲劇、藝術等領域的學術及評論文章,受邀參加愛丁堡藝穗節、東京藝術節、奧爾胡斯藝術節、阿德萊德藝術節等多個國際藝術節,擔任駐場評論家及觀察員。出版《中國實驗戲劇(北京部分)》、《暗戀20年,只為桃花源》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