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聲音與科學的跨界美學——《馭水之音》的實驗
文︰安格斯.麥花臣 | 上載日期︰2018年9月3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Jens Peter Engedal
節目︰馭水之音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音與樂之間 »
地點︰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8 »
藝術類別︰音樂 »

人類已久為真實或是虛構的水中世界著迷——散佈各地的水族館、有關海上精靈及美人魚的民間傳說、朱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德布西以音樂描繪神話城市伊蘇水底座堂的鋼琴前奏曲《沉沒的教堂》……人類對這幽冥深淵所知依然微小,這片神秘領域就如天堂般令人神往。

 

《沉沒的教堂》面世百年之後,丹麥實驗樂團「音與樂之間」亦同樣對水中世界充滿好奇,甚至糅合科學、聲音、劇場,探索在水裡演奏音樂的可能性。

 

音與樂之間實驗項目《馭水之音》於2016年在鹿特丹歌劇節作正式首演。荷蘭報紙《人民報》評論家費萊斯.范德亞(Frits van der Waa)稱五位成員在數個大水缸中的演奏為「驚艷及具開創性」。自此樂團已在丹麥、法國、俄羅斯、蘇格蘭、立陶宛、澳洲、挪威及德國演出,而因用上新穎的圖像和令人讚嘆的影片,《馭水之音》更在網絡世界中爆紅。

 

《馭水之音》自2002年起經歷十多年的反覆試驗才算成事。音與樂之間共同創辦人兼藝術總監萊拉.斯科曼德年前剛從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畢業,專攻「無字」聲樂。她對自身的聲音與液體面層的相互影響非常好奇,便開始向著一碗水來歌唱,進而將整張嘴放進水裡。初期的嘗試當然沒有甚麼成果,但她繼續堅持,並得到藝術家協助,借用其實驗室閉關兩個星期後終於研究出一種嶄新的聲樂技術——於嘴中含著大氣泡,發出像脈動般詭秘如夢的短促高音,在水中高歌。

 

斯科曼德當然志不在於只用人聲來創作水底音樂,她繼續鑽研在水中演奏樂器的可能性及方法,十年之後終於克服重重障礙創作出《馭水之音》。

 

對音與樂之間的樂手來說,怎樣將樂器浸泡在水中演奏是另一類的挑戰。實驗初期使用的第一支便宜的小提琴數日內便自行解體(現在樂團使用的是碳纖維小提琴)。除了物料的關係,水中聲音的音色跟空氣中的更是截然不同,水中音波的傳送率亦比在空氣中快四倍之多。樂手甚至發現,在本身已變成一大共鳴箱的水缸中擺放樂器,其位置對聲音響度亦有影響。眾人逐與聲學家合作,測量記錄每一件樂器在每一個表演水缸裡的擺位。

 

音與樂之間共同創辦人兼創新總監羅伯特.卡爾森在跟賈斯汀.阮(Justine Nguyen)的訪問中提道︰「初時我們面臨很多難關,例如怎樣令樂器每次奏起來都同個模樣;那時我們都不明白,為何昨天明明樣樣都很好,今天則事事都非常差。終於我們發現各種原因,細微如兩至三度分別的水溫,又或是水中有多少空氣,亦可能是在甚麼位置擺放樂器等等,都會有影響。」

 

一方面音與樂之間會使用現有的樂器,如由卡爾森拉奏的小提琴(音色豐腴但又沙啞,就像播放著舊黑膠唱片一樣)、由迪亞.琪積遜和莫頓.波爾森演奏包括鐘音板、鑼、三角鐵、中東鼓敲擊樂器,甚至還有磬缽;另一方面,樂團亦跟樂器工匠和發明家共同開發一套套專為水中演奏而設計的新型樂器。

 

加拿大科學家史蒂夫.曼爾(Steve Mann)於1985年發明了第一座運用水流原理令其發聲的水壓風琴,隨後跟同事萊恩.贊臣(Ryan Janzen)一起創建出一系列的樂器。2014年,音與樂之間委託贊臣製造一座樂團專屬並由斯科曼德演奏水壓風琴。

 

而卡爾森演奏的水晶琴則是由美國軟件開發人員兼作曲家兼發明家並曾與Björk合作的安迪.瓦托爾塔(Andy Cavatorta),依照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原創的玻璃琴改製而成。旋轉的玻璃組碗加上踏板並用手指演奏,發出的聲音甜美空靈,與用濕潤的手指在酒杯邊緣滑動而產生的聲音相似。瓦托爾塔也為樂團創製了另一種樂器——根據手搖琴改造、由南娜.貝卓演奏的手搖六弦琴。它的發聲原理與水晶琴雷同,應用摩擦原理轉動手柄令其弦線震動,產生如提琴般的憂怨聲調。

 

這些新樂器並非只是看有趣的,在音樂上它們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持續不斷的轟鳴聲及延長音,與在水底尤其快速消逝的敲擊樂聲音形成對比,將和聲豐富起來。它們結合媲美大鼓小鼓的敲擊樂器、小提琴、斯科曼德和貝卓如鯨魚呼嘯般的歌聲,形成推進的節奏、固定低音,以及緊密交織的旋律,築起一個多元及錯綜複雜的音樂世界。為此樂團經過不斷的反覆測試,也掌握各種樂器的特性。

 

但《馭水之音》引人入勝之處,並不止於音樂的層面,實質上音與樂之間精心打造了一個具標誌性的劇場佳作。表演固然是依靠新奇驚喜的元素——例如在漆黑中先聽到那些新聲音,後再往音源打燈——各樂手仍尊重既有的音樂傳統,其隱喻不止於使用並改造舊有的機械式樂器如手搖琴,在服裝上也花進心思。團員穿著表演禮服全身正裝浸泡在各自的水缸中,水中搖曳的衣飾物料提醒各人正見證著一場怪異的音樂會,亦體現出跟在傳統舞台上表演的差距。而場上水缸、喉管、銅製的「舊」時代樂器在視覺上更呈示蒸汽龐克式的美學。

 

斯科曼德亦稱《馭水之音》的表演就如身處孕婦腹中的聲音世界裡。樂手依照編排好的呼吸動作間歇性躍出水面,就像一間怪異水族館裡活生生的標本展品,為演出增加神秘性及非現實感。

 

閃爍的燈光反射在舞台的積水上,觀眾尤如置身古老廟宇中。亞特史丁.史戴芬森(Adalsteinn Stefansson)的燈光設計巧妙地引領觀眾注意每道神秘的音源,激發起在陌生的音樂空間裡的緊張感。

 

音與樂之間排除萬難,解決在水裡演奏音樂遇到的各種各類問題;結合上述種種元素,成就了一齣匯聚科學實驗、裝置藝術、音樂作品、虛幻劇場的表演。《馭水之音》並非單純地展示人類對水的駕馭,而是向奧秘的深淵致敬。

 

(中譯︰鄭瑋菁)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澳洲古典音樂藝術雜誌《聚光燈》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