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陳國慧、楊寶霖 英文編輯:黃進之 |
類別 |
出版日期 | 2018年9月 |
發行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
簡介 | 前言 | 藝術節的藝、術、危、機
文:陳國慧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
台灣「表演藝術評論台」一次題為《在大劇院時代尋找觀眾》的講座紀錄,提及當地湧現的表演場地和隨之而來的大量節目,觀眾對海外作品趨之若鶩,而本地製作和創作人,不論量與質是否能「投入還不太形成產業鏈」成為重要課題;當地藝術節數量之多亦值得香港思考。當「藝」成了可輸出的產品,交流變成了文化經濟上的角力,而「術」的扶植與培育與資源配合息息相關,講座主持對「政府力量越大,代表民間創作力跟民間生機一定更大」的疑問,在我心裡激起浪花。「尋找觀眾」只是外圍表象,文化素養、創作力、視野與開放性仍然是核心,要進入所花的力度會是長遠的投資。我城的「危」如鏡像般映照彼岸,我們面對著不能越過的本土議題與現象,正是與國際脈動所能接軌的「機遇」所在,生存的現實往往是創作的能量。
去年,我們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節辦事處的支持下,邀請了尼日利亞的丹竇拉教授來港,是年我們延續策劃深度交流的論述平台,透過「乘與承共誠:葛托夫斯基及其藝術的探索、實踐和發展座談會」,邀請「葛托夫斯基及湯瑪斯.李察斯研究中心」藝術總監湯瑪斯.李察斯與多位亞洲著名創作人與學者,探索葛氏對其創作的影響。此外,我們亦首次率領本地藝評人在「雙城開評:滬港藝評深度交流計劃」中前進「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觀賞當地節目並與藝評人交流;同時上海藝評人亦會來港在公開論壇中,與本地藝評人同台分享經驗,知己知彼。這些深化扶植藝評人的工作,讓表演藝術向下紮根,看得更遠。
參閱全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