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話劇團製作的《青春的角落》是今年「新戲匠」劇作之一,新進編劇林坤燿以自己中學時期參與校內編委會的經歷作為藍本,撰寫關於青春的故事。劇情講述六個滿腔熱血的大學生在學校成立新媒體組織Corner,希望以網絡媒體形式為新一代發表聲音。因一次校方政策令六人對Corner的去向意見不一,導致有人衝動行事,令Corner 陷入困境,而曾經並肩而行的同伴也變得方寸大亂 。
很久沒看這種話劇形式的表演,而這表達方式呈現的寫實感有助表達主題。劇本以順時序的敍事方式交代事件,場口之間由演員交代時間,而且把細節鉅細無遺地交代。劇本以對白作主導,角色典型,劇中演員最多只呈現兩個表現層次:交代時間的旁白以及主要飾演當事人,淺白易明。當然這也要配合佈景設計上模仿大學學會的工作環境和校園內常見的休閒裝束。燈光設計上除了舞台的射燈,也選用外加在頭頂上的光管,或是放在演區內的暗燈。上述的表達方式,透過貼近生活化的場景,喚起看話劇那種青澀的感覺來表達「青春」這一主題,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劇作透過角色設定和人物塑造,尚能表達中青春的衝動和曖昧。劇中的裘叔(黃鈺基 飾)是一個功能性角色,負責在六位年青人的故事中製造衝突,突顯了謙(梁仲恆 飾)衝動的性格,也交代了裘叔年輕時也曾經歷衝動魯莽的歲月。Ocean (白清瑩 飾)因為Corner 的變質而想離開,但因為其他成員的熱誠,即使想到外地當交換生,仍同意眾籌讓Corner 繼續經營。她對自己及Corner前景的不確定而表現的猶豫不決,是對青春曖昧的客觀寫照。
雖然劇作能表達青春的衝動、曖昧和迷惘,但部分人物性格塑造仍然顯得蒼白。眾多角色中,謙對Corner的堅持動機最明顯,因為這是他跟自己心儀的女孩共同建立的組織;劇中曾交代Alice(羅嘉欣 飾)筆鋒銳利,加上其爽朗直率的性格,尚可合理化只用一句「不甘心」,表達她對文字作為發聲途徑的熱愛,以及解散前希望留住Corner 的舉動;裘叔對一眾年青人的支持及表達的友好,也是因為他們喚起自己對青春的懷緬。然而,予(蔡博泰 飾)和銘(廖國堯 飾)對Corner的堅持似乎沒有太多的刻畫,晴(黎瑩影 飾)因為對謙的情愫而協助Corner刊物的出版,這一點更只是在尾段草草交代,而事前並未看到因為其設計受到認同,其成就感足以令她希望Corner 繼續經營。若果這一切是刻意安排,以表達青春一股熱血的純粹,亦無不可,但角色即便典型,人物性格也值得有更多的描繪。因為這份平淡加上幾條感情線的穿插,更進一步模糊人物性格的輪廓。
對於青春的曖昧,其實劇本仍有空間表達更多。例如最後交代的幾條感情線,是否可以更隱晦地交代?謙對Ocean的情愫,是否需要加上「我喜歡你」這句台詞?既然早已伏筆交代他們曖昧的關係,靠他們的擁抱表達不拾和留戀是否已足夠?所謂「無聲勝有聲」,可能簡單的身體語言更有效表達主題。
如何談「青春」這一老掉牙的話題而不落於俗套,反映其當代性成為重要一環,而劇作中可見製作團隊在這方面有仔細考慮。劇本中包含團隊利用WhatsApp、Facebook 等社交平台的元素;予叫朋友用手機查看Corner網頁是否responsive,這是因為近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用手機上網的人逐步上升。 道具方面,主要負責文書工作的Alice 用的是普通筆記本電腦,而負責設計的晴則使用穩定性強的蘋果電腦;合照時,晴用的是有計時功能的即影即有相機。對白用字方面,銘曾憤怒地說:「我地俾校長屌」,相信只有這一代的大學生才會順口說出粗言穢語,而不是用「罵」這個可以表達相同意思的字詞。以上的用字及處理,反映我們看的,是近代的校園生活。
至於導演陳淑儀的舞台處理,有意思之餘亦有令人費解的地方。有意思的是,舞台由眾人把佈景及道具搬到演區,最後由眾人搬走到演區旁,象徵Corner 由大家一起建立,到最後因為眾人意見不一而解散。可惜開場輕快的音樂不足以彌補花上五分鐘場景佈置的沉悶,如果眾人加入的次序依照他們加入Corner的先後次序,可能更有趣和賦予更多表演層次。最後眾人把自己最珍惜的東西放在觀眾台右下方,以表他們對青春的情懷,是一個不俗的結尾。令人費解的是,演員不需飾演當事人時坐在演區外,望向演區內發生的事並作出回應,蘊含的訊息是否一樣?假設裘叔是回望自己的過去,一眾年青人的旁觀,又是甚麼意思?
編劇曾引用張愛玲《半生緣》的一句話:「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青春的角落》 無疑是一套能喚起我們對青春懷緬的劇作。劇作雖然尚能表達青春的曖昧與矛盾,但人物未能有更多刻畫,實屬可惜。但能在眾多劇場演出中仍能看到編劇抓緊青春,記錄當下的青澀,仍是難能可貴的。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