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號 演藝大數據之應用與反思    文章類別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掌握大數據這件事在香港表演藝術界來說,不應該是如此「遙不可及」的一件事,但偏偏有些討論是來得晚了。我還記得蔡錫昌常提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民間進行的有關本地戲劇觀眾數據調查,之後藝術發展局也邀約藝團進行過劇場觀眾的拓展和小型研究,及後也持續地整合本地藝術活動的場次和參與人數,康文署也有進行質性的問卷調查,量化的數據透過售票系統也應該有內部的統計。然而這些研究一般也是事後報告和回顧趨勢,數據如何應用在未來規劃和認識觀眾行為,在進行研究前就特定範疇設計內容和針對特定需要制定數據之間的關係,則可能還有不少有待填補的空間。

 

數據科技前進得這樣快,當新加坡政府已透過市民使用電子車票的搭乘數據,掌握乘客流量的需要調整不同巴士路線的所需班次,香港還好像未見到相關的研究,或對如何合適地使用數據還有很多保留。然而演藝界別對觀眾數據的理解和前瞻是否可以更積極一點,看來我們不必拘泥於此,反而要探索可前進的空間。台灣兩廳院的相關報告在近月引起了當地業界的討論,今期專題特邀教授藝術行政的老師黃蘭貴撰文介紹當地不同藝文數據的佈局,香港則有藝評人李海燕點評藝術發展局近月上載的觀眾消費報告,還有設計師Deep就專題發揮的創意想像。我希望是次專題能引起業界更多的研究和討論。

 

另外「藝評沙龍」今期是一節有趣的課題,「場刊」在不同演藝活動還真有其不同的需要和期望,這次討論的緣起要感謝兩位業界朋友的提點。在海外看演出要買場刊幾乎是指定動作,但在香港要觀眾買場刊恐怕相當困難。自從出現電子場刊後,印製還是不印製讓藝團在成本和環保因素考慮下已選擇後者,但前者對我來說,還是有文獻的歷史感,加上近月在歐洲探訪了好些表演藝術資料館和藝團文獻庫,我手上拿到英國國家劇院文獻庫多出來送我的一份印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場刊,輕輕兩頁卻有重重意義。

 

編輯小組

陳國慧、洪思行、鍾茜琪

 

文字編輯

洪思行

 

版面編輯

廖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