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號 演藝大數據之應用與反思    文章類別
【劇場外望】
協作的可能:從芝加哥當代藝術館看西九文化區
文:凌志豪

芝加哥當代藝術館正門(Photo Nathan Keay, © MCA Chicago)

                                         

                           MCA stage 宣傳單張                                        MCA stage 其中一個表演節目的公眾參與活動簡介

 

不知不覺已經到訪芝加哥一年,每個月我都嘗試探索美國的劇場,也參與了不少芝加哥大學表演及戲劇研究中文系的課程,並與當地的劇場參與者及學者交流。在芸芸劇場之中令我每月必訪的並不是任何一個劇團或表演藝術組織,反而是芝加哥當代藝術館的劇場。在側重寫實敘事(narrative realism)的美國劇場 (例如芝加哥的 Goodman、lookingglass、 Steppenwolf 等) 之中,芝加哥當代藝術館 (MCA)提出了異聲,通過邀請歐洲及美國不同州份較具實驗性的表演者和團體前來演出,為觀眾提供了另一個選擇,同時與當代藝術的實驗精神契合,如宣傳單張上所言「Experience today what people will be talking about tomorrow」。另一方面,演出的節目在某種程度上與藝術館的專題展覽產生間接對話,例如過去一個月的演出節目Poor People’s TV Room 指涉尼日利亞的英國殖民歷史及女權運動,以1929年伊博婦女反對英國政府向婦女徵稅的阿壩騷亂及2014年的奇博克女學生遭博科聖地綁架事件為素材創作劇場作品。而當時亦正在展出另一尼日利亞藝術家Otobong Nkanga 的個人展覽 TO DIG A HOLE THAT COLLAPSES AGAIN,通過表演、繪畫、攝影及裝置等多種媒介關注非洲和西方世界之間的關係,探討殖民主義中具爭議的社會和政治歷史,研究原始礦物如何通過各種不同的經濟轉型以及它們如何轉化為理想的消費對象。由此可見博物館的劇場與本身的展覽相輔相成,利用場域的優勢展開對話, 同時亦有利擴闊觀眾群,令本來對視覺藝術較有興趣的觀眾進入劇場,同時亦令偏好劇場的觀眾走入藝術館。另外,博物館在公眾教育和參與方面較有經驗,每次演出之前皆有一系列的公眾參與活動,工作坊、分享會、社區導賞等多種方式的低門檻活動,令社區和公眾都能夠以另一個角度更深入地了解該劇場作品,同時亦作為稍後再參觀博物館內展覽的基礎。

 

 

MCA stage 每月節目的埸刊,形式及題材多樣化, 舞蹈、音樂、多媒體演出和鬧劇皆包含其中

 

反觀香港的西九藝術文化區,視覺文化博物館M+就似乎與西九表演藝術部門沒有甚麼交流合作,雖在同一個文化區底下卻沒有利用地理上和體制上的優勢(體制反而帶來更多制肘及限制?)緊密合作。M+與表演藝術走得最近的一次可能就是近日舉辦的活動「M+ 藝活:觀演之間」,但可見M+無意打破今天藝術館裡的作品媒介分類,跨界的程度在行為藝術止步。西九表演藝術部門在挑選和策劃節目的過程也似乎無意與M+的展覽項目產生對話,製造更多理解的可能性。話雖如此,西九表演藝術部門過往曾舉辦許多跨界工作坊和活動,突破我們對劇場的理解,並且主動與其他藝術形式進行交流。例如自2015年起的新作論壇就以「光影舞蹈」為主題,把舞蹈和其他藝術媒介帶到一起。在去年的「自由看」項目之中亦有繼續延伸「觀.影——香港舞者」計劃,邀請了本地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舞蹈藝術家一起參與,聯手重塑當前現實,以影像裝置等媒介描畫香港未來。表演藝術與視覺文化之中存在許多尚未探索的合作空間,假若西九可以參照芝加哥當代藝術館的模式又是否可以更有效和在更寬大的層面上讓表演藝術和其他藝術媒介合作?

 

在參與對象方面,M+與西九表演藝術部門之間存在巨大差異,表演藝術一直以來所舉辦的工作坊有明確走向更為專業發展的方向,存在對一般大眾的排斥性。例如「自由空間.創作:超越劇場構作」、「甚麼是舞台:由文本到空間」等近期的工作坊都是主要面向業界參與者,從製作層面上出發,參加門檻頗高。普通觀眾似乎就只能在成果發表和觀看不同表演藝術團體作品的階段參與,其他形式的深入了解和參與只能透過「自由野」中其他團體所舉辦的活動實踐,本年度的「光影舞蹈」舞蹈影像教育計劃算是走入校園的一個突破。M+可能因為博物館的角色關係,則較專注及善於籌辦公眾教育項目,「M+夏令營」、M+大型校園及社區計劃「M+敢探號」,後者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7香港藝術發展獎的藝術教育獎(非學校組)。M+的專業參與及發展則透過不同研究資助計劃和專業論壇(如「M+思考」)實踐。芝加哥當代藝術館的模式,又是否可以供西九借鑒呢?通過兩個機構之間的流動和協助,通過M+的經驗和資源提供更多公眾參與的工作坊、分享會、社區導賞,深化普通觀眾對演出的經驗,從而做到觀眾群體的建立和質的提升,也許這種方法亦可以是其中一種手段令西九的表演藝術作品保持「被看見」和建立觀眾的忠誠度,以致不浪費西九和藝術家對外學習和專業發展的共同努力。


總括而言,我認為在同一個文化區底下不同的部門可以更積極地加強部門之間的連繫和交流,無論是在專業發展或面向觀眾的層面上,這樣就不會各自為政,浪費了文化區綜合性結構的優勢。當然背後涉及許多繁複的行政和資源分配問題,這種交流和協助的想像可能比較理想化,但我相信可以從較少的規模上做起,共同實驗和想像西九的未來。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文學院學生,主修藝術及比較文學、香港大學Cultural Leadership Youth Academy成員。曾任校園藝術大使、香港藝術中心青少年藝術導賞員,並曾獲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藝術同行2014最佳表現獎等。公餘任練習文化實驗室市埸策劃總監。

 

相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