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對古典音樂界來說,今年是「伯恩斯坦年」,紀念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百歲冥壽的音樂會太多了,以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小交響樂團為例,港樂有「梵志登.新世界」(有伯恩斯坦的〈《老實人》序曲〉,Candide Overture)、「夢斷城西音樂會」(足本電影及現場管弦音樂)和「伯恩斯坦——百老匯之夜!」,來季又有史拉健與伊頓公學聖詩合唱團,演繹伯恩斯坦的合唱作品《卓切斯特詩篇》(Chichester Psalms)。
至於小交,早在四月的統營音樂節樂團亞洲巡演中,演奏了伯恩斯坦的《小夜曲》(Serenade after Plato's "Symposium"),而八月的「周末爵士夜」,就有伯恩斯坦的三首舞蹈間奏《小鎮上》(On the Town: Three Dance Episodes)。
六月十七日,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推出全場伯恩斯坦作品音樂會:「劇場裡的伯恩斯坦」,請來美國指揮家艾力史達克(Eric Stark)擔任指揮,現場氣氛甚佳。
如果要討論這場音樂會,重點大概不是演出,而是曲目選取,換言之,就是如何在芸芸伯恩斯坦的音樂中選取作品,組合和編排出音樂會的曲目。
音樂會由《詩篇148》(Psalm 148)開始,這是伯恩斯坦最早的作品,寫於1935年,是伯恩斯坦十七歲時所寫的少作,當然未見作曲者的個人風格,但選取這首女高音獨唱作品為音樂會打頭陣,似是帶出了一個信息:伯恩斯坦的漫長作曲家之路,是由宗教音樂(religious music)開始。
然後,三十三人的中大合唱團進場,演唱兩首猶太合唱曲《讚美上主》(Yigdal)和《歡慶》(Simchu na),合唱曲都不長,補充了宗教音樂的相關信息:伯恩斯坦的文化背景是猶太教(從Leonard Bernstein的姓氏不難了解)。
再然後,音樂會一步步進入重頭戲。平心而論《彌撒曲》(MASS)與《坎第德》(Candide)選段,有一點零碎,畢竟《詩篇148》和兩首猶太合唱曲已算熱身,《彌撒曲》與《坎第德》只演出選段,好像將熱身時段拉長,遲遲都無得落場踢。
演繹上,《坎第德》的合唱部分比獨唱部分好,相信也難以否認。而選取《坎第德》,又偏離了上半場宗教音樂的基調,得不償失。《彌撒曲》中搖擺(swing)的節奏算是基本上把握得到,但又有點拘謹。所以,更合理的編排方向,可能是換出《坎第德》,甚至《彌撒曲》,選取更合適的作品,例如Missa Brevis。
上半場真正的重頭戲,是附有敲擊的合唱曲《雲雀》(The Lark),在此加入了改編自原劇作的獨白,由張國穎演繹,相當有效,至少將尚.阿努依(Jean Anouilh)撰寫的聖女貞德的傳奇故事,簡單地交待,突顯合唱曲的意義。獨白和合唱的組合實在不錯,演繹上雙方也穩妥,合唱部分和獨唱部分的水平也相近。
下半場是整場「劇場裡的伯恩斯坦」音樂會的重心,就只有獨幕七場歌劇《大溪地煩惱》(Trouble in Tahiti)擔當大樑。這部歌劇原有兩個主角,加上三重唱,如今的音樂會版本就以混聲合唱團取而代之。
《大溪地煩惱》出色之處,是刻劃出現代夫妻感情、物質世界和影像文化的空洞化,但三重唱又加入反諷,令全劇充滿喜劇色彩。當天聽眾喜歡《大溪地煩惱》,正是因為伯恩斯坦的劇本,而中大合唱團音樂總監朱振威用香港母語作傳神翻譯,令人拍案叫好。而演繹方面,三重唱改成混聲合唱有點過度膨脹,而獨唱、合唱和樂隊的聲量平衡也未如人意。無論如何,《大溪地煩惱》的現代世俗色彩,跟上半場的宗教色彩,恰恰形成相輔而行的對照。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