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下稱協會)成立於1992年,廿五年來,協會為推動香港的戲劇評論,做了一些工作。
協會成立之前香港當然已經有許多劇評。我年輕時代便因《中國學生周報》的影評和劇評而打開藝術的眼界,金炳興、石琪、陸離、羅卡、顧耳、梁濃剛等的文章,都讓我得益不小。另在《華僑日報》上也常見寒連等前輩寫的戲劇評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後,隨著演出增加,評論也漸多了。2007年協會出版《香港戲劇評論選》,選錄由1960年以來蒐集得的戲劇評論,其中六十年代的共32篇、七十年代的共48篇,而八十年代的共有85篇。實際的評論當然遠多於這些數字,從與上述的書同時出版的《香港戲劇評論報刊資料初編(1960-1999)》中可見詳情。
八十年代後期是戲劇評論更趨蓬勃的關鍵時段,一些比較重要的演出常會引來多篇評論,這是由於發表的空間多了,《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大公報》、《新晚報》、《文匯報》、《信報》、《星島晚報》等,都願意刊登戲劇評論。再加上《號外》、《電影雙週刊》、《年青人周報》以至一些文藝期刊都會不時撥出版面回應劇場內的活動。我自己便曾經在多份報章上以不同筆名發表劇評,某份大報甚至容許我們幾位輪流執筆的評論人在一年之內以幾乎整版篇幅,刊登不同角度的全年劇壇總結。
協會的成立,因緣際會,便是負起把數量轉換質量的任務,也是要讓「表演藝術」的整體評論能夠得到更有策略的發展。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在1994、1995年舉辦劇評比賽,大概也是和這個評論風氣相應的。
也是因應這個背景,戲劇評論開始成為課程了,除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必然開設「評論寫作」一科外,面對公眾的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在1995年開辦「戲劇文學證書課程」時,「戲劇評論」也列為選修科之一。而香港藝術中心更早已在九十年代初舉辦「戲劇評論」課程,本人為該課程導師,並以專文〈關於劇評的二三事〉參加1993年初的「第三屆香港藝術中心課程導師作品展覽」。
可惜,由於傳媒競爭激烈(《蘋果日報》在1995年6月創刊),「知識分子使命」或「社會公器」等漸被視為高調而報章漸趨商品化,多份文化版漸漸萎縮以至消亡,即使部分仍然有心豐富報章版面而設藝評專欄,其內容與篇幅也以輕短為宜。協會在1995年組織在《聯合報》出現的劇評,其字數上下限便在500 字至700字之間。其後協會更嘗試在另一份報章上以更短小的篇幅去「精簡地」論述劇作,但因為其更趨「消費指南」而無以為繼。
所以,今天協會能夠在銷量不小的大報上維持供稿,使篇幅不短的劇評可以接觸一般讀者,實在值得高興。
當然,文化藝術雜誌應該是刊登劇評的另一重要園地。自九十年代初起,《越界》、《過渡》、《打開》等接力出現,可惜都年壽不長,最「長命」的《越界》也只能是三年多一點。 《打開》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但是,正如其後的《文化現場》一樣,在掙扎三數年之後,便因未能得到繼續資助而無奈結束。以雙語出版的《Muse》(瞄),由2007年初維持到2010年底,已經是個異數。因此,《ArtMap藝術地圖》與附屬的《a.m.post》,和另一份《三角志》,能夠突破這三至四年的夭折魔咒,實在不容易。
正如藝團因尋找自主的空間要在工廠大廈開發排練室與演出場地,劇評人也順電腦時代的到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先是以網頁,後是以臉書、博客等形式,「自主地」發表意見。而這個趨勢,也讓評論走向更普及和民主,於是眾聲喧嘩,人人都可以是評論人了。
評論當然也不一定要以文字為媒介,電台廣播從來便是劇評發表的另一途徑。《戲劇一二三》、《飛越香港舞台》、《演藝風流》等節目,都讓演出可以在大氣電波中得到評論人的回應、詮釋和論述。
一些演出團體也會以「演後談」的形式舉辦即時評論,有些會邀來評論嘉賓,有些則直接面向觀眾。少數團體甚至另外安排時間來與評論人和熱心的觀眾深入交流。
廿五年來,承著這樣的發展和生態變化,協會舉辦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活動,包括劇藝書籍的出版、劇評寫作的訓練、不同層次與風格評論網頁的建立,以至以演藝年報為核心的資料整理、交流網絡的開發與鞏固等,最近還剛舉辦了「IATC(HK) 劇評人獎2016」。時至今天,戲劇評論的重要性或許已是人所共知,書寫劇評的入門之道或許已讓不少人掌握了,可是……
提高為難。
劇評的書寫,文字功夫固然重要,對劇壇現象的了解固然也重要。但是,視野和見識,藝術感受能力、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樣或甚至更加重要。而這些,都有賴個人的自身修為了。
從現象討論到本質探研,從個別分析到系統論述……我們的戲劇評論早已超越了純然劇本分析而會自覺地對整體劇場元素都有所涵蓋,然而,在集中一點與涵蓋全局之間,其取捨與輕重的背後,有怎樣的美學考慮?這跟我們藝術的歷史與當下有怎樣的關係?類似這樣的問題就值得我們細細思考下去。高質素的評論永遠是需要的,但也是貧弱的,廿五年前如此,廿五年後當然已有進步,但是仍然不夠。我們只能繼續努力。
作者簡介: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其學士、哲學碩士與哲學博士學位,為香港資深戲劇研究者與藝評人。張氏為「致群劇社」創辦人之一,多年來為該劇團編導多部作品;自一九九六年至二零零七年經民間推選而被政府委任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多年來均擔任其戲劇組主席。張秉權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董事局主席。
照片拍攝:Eric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