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乎今年法國五月之古典音樂節目,從中世紀作品到德布西,鋼琴獨奏會到小提琴結他二重奏,種類甚廣。其中,室樂裡不可或缺的弦樂四重奏,則請來2012年成立於巴黎的新秀——Van Kuijk Quartet(範古捷克四重奏;下稱「VKQ」),於六月三日在香港大會堂為愛樂者獻奏。誰是這組合名字中的Van Kuijk?那就是第一小提琴手 Nicolas van Kuijk!據音樂會後問答環節時演奏者所稱,VKQ成立時經歷過嘗試不同成員組合之階段,以尋求適切的化學作用。筆者未能追蹤這五年間VKQ的成員更替,惟演奏者們當晚承認中提琴手 Emmanuel François 乃加入不久的一員。事實上,上年七月發行的VKQ莫扎特處女專輯 (錄音年份不詳),其中的中提琴手另有其人。好了,雖然VKQ獲獎無數,亦得到BBC New Generation Artists 銜頭,但是他們的室樂默契會否受人事變動影響?
音樂會當晚,主辦者宣布曲目順序須作臨時變動。上半場為莫扎特《C大調第十九弦樂四重奏 ,K.465,「不協調」》,及普朗克三首歌曲的四重奏改編。貝多芬《F大調第十六弦樂四重奏,作品135》則調動到下半場。VKQ甫一開始演奏莫扎特的作品,已充份表露四位奏者的音色風格。第一小提琴手van Kuijk 亮麗而優雅,第二小提琴手Sylvain Favre-Bulle相對硬朗,而中提琴手則圓潤溫暖。一片融和中,聽起來較為相異的是大提琴手François Robin 極端淡然古樸之聲。聽下去,VKQ的風格非常獨特。他們的揉音非常收斂,連音樂句時亦偏重上半弓產生之虛輕音色。在收斂侷限下,他們卻有效地施展靈活性,強弱變化乾脆敏銳,跳弓斷奏乾淨俐落,而虛輕的長音亦有著細裡層次。面對這些迅速而細膩的變化,古樸的Robin 反應較為遲緩。究竟這是奏者還是樂器之故,筆者未能探究。
VKQ的音色特質,成為了各樂曲的演繹處理的框架。要簡化概論的話,其手法有兩種,那就是靜止般細膩雕刻,和蝴蝶般的輕盈飛舞,而筆者認為後者較有說服力。莫扎特 K.465首樂章的快板部分、第三樂章的Trio,以及第四樂章,優雅的音色下是活潑的音樂鋪陳,甚具戲劇趣味。至於樂曲開首的慢板樂段及第二樂章,則略有拖泥帶水之嫌;VKQ樂手間幾近完美的和諧及平衡,讓靜止也化成一片美麗。
據說當晚的音樂會,其實是VKQ首次公開演奏貝多芬的作品135。筆者執筆之時,此曲還沒有出現在其官方網站的曲目上呢。靜態的處理手法,卻留有疑問。貝多芬作品135,雖然較作曲家的其他中期及晚期四重奏作品簡潔,卻精煉地把音樂緩急間的張力收放埋於其中。著名的「Der schwer gefasste Entschluss」終章,「Muss en sen?」主題所伸延的Grave ma non troppo tratto 樂段,VKQ的處理稍欠應有的張力累積,而整個第三樂章縱然奏得非常和悅,在方向感上卻須改進。
三首普朗克歌曲,別為《C》(自 FP122)、《愛之路》(FP106),及《花》(自FP101),皆由 Jean-Christophe Masson 編曲。靜態裡的光暗層次,跟原來的歌者抑揚相映成趣。其實,整場音樂會最精彩的,乃是加奏曲目:莫扎特《D大調嬉遊曲,K.136》。極流麗的速度選擇,敏捷而寬闊的戲劇變化,還有更進取的運弓發音,既生動活潑亦溫潤瑰麗,而且出色的平衡默契更營造出恰到好處的對位關係。相比於整場音樂會的收斂和虛輕,VKQ於此曲的表現實在判若兩「團」。如果以這裡的濃郁色彩處理上述莫扎特K.465及貝多芬作品135,未知會否更精彩?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