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屆新視野藝術節,本屆同樣有「微藝進行中」的節中節,請來多個本地及海外團體或藝術家演出,而當中由川口ゆい和石橋義正帶來的《觸碰.心動》帶我走了一趟全方位心靈之旅。這場獨舞表演融合多種藝術形式,觀眾須戴上3D眼鏡觀看舞者身後的錄像,並戴上耳筒仔細聆聽音樂和錄音,但當中最有趣的一點就是觀眾須捧著一顆會跳動的「心」,跟舞者「心」同感受。《觸碰.心動》透過運用上述多種媒體和劇場空間成功打破舞者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並全方位地令觀眾的所有感官都可投入到這一場心靈禮讚之中。
演在演出之前:茶道精神的運用
先從名字記起,本次演出名為MatchAtria,把抹茶(Matcha)和心房(Atria)二字拼合起來,特意用抹茶一字為象徵,把茶道精神融入整個表演之中,以「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為引子,令觀眾在心靈上更容易融入到舞者的「心房」之中。整埸表演由觀眾進場的一刻已經開始,川口特意利用觀眾進場到安坐的時間為我們打好正式表演時需要的心理基礎。首先觀眾會被兩位身穿黑色素衣的工作人員帶到窄行裏坐下,對望著對面的觀眾,兩位工作人員則會端莊的站在通道末端互相凝視而保持絕對寧靜。透過運用茶道中「寂」的精神,把劇場空間昇華成具宗教性、意識高度凝煉的場所,在短短兩、三分鐘的沉默中遠離場外的種種塵囂。在打坐似的等待過程中進行「清」,把我們的心靈清潔一下,去除心中雜念,以最集中和原初的心理狀態感受舞者在「心房」內的讚禮。
隨後,工作人員會向觀眾解釋和示範各種注意事項,過程中工作人員亦極為嚴謹的處理自己每個動作,二人鏡像般的形體宛如一場迷你的舞蹈演出,帶出一種儀式性的意味。另外,當中亦充滿着「敬」的精神,如把濕紙巾遞給觀眾清潔雙手時,工作人員必會以雙手送上,表現主客之間互敬、互重、謙卑的感覺,也幫助觀眾培養一種謙敬的情緒,迎接稍後的表演。
在狹窄的準備空間中,觀眾有機會細心觀察身邊的觀眾,過程中把相會的偶然和獨特性強調出來,令人好好珍惜這次表演,頓悟整個經驗是無法重覆的,如同人心內每個獨特的感動或思考時刻,讓觀眾以「一期一會」的茶道精神享受跟舞者的心靈世界。
私密的心靈世界
正式演出開始前,觀眾須戴上耳筒和雙手握着像真且富彈性的矽膠心臟。耳筒中傳來微弱的心跳聲,燈光隨之而熄滅,彷彿漸漸從實體世界潛伏到心靈世界之中。耳筒亦有效阻隔其他雜音,令觀眾更專注於舞者身上,分離與外界的連繫,被吸納在舞者的私密空間之中。
表演開首時暗紫色的燈光只落舞者的手,做出翻滾、迴轉、扭動的姿態,傳承了日本舞蹈中對身體各部份仔細處理的傳統,利用細微的動作表意。耳邊則傳來陣陣耳語,儘管聽不懂那一句不斷重複的日語,但無減當中的私密性和增進觀眾和舞者親密感之效,在耳窩中迴盪著舞者的心之聲,完完全全把觀眾拉進一個非現實的心理空間。隨後,一些如細胞的動畫投影到劇場上,舞者亦會利用感應器,使我們手上的「心」跟她的真實心跳同步跳動,在物理的身體經驗上直接連繫到舞者身上。血管、細胞等視覺意象把觀眾由劇場帶到舞者體內,將觀眾和舞者的距離打破,「心」同感受。將表演的私密性和親密度推到最強。
「和」的自然精神和多媒體互動
除身體意象的呈現外,錄像亦大量採納自然景象作為素材,表現出茶道「和」的精神,舞者在海中盪漾、林中尋索的跳步跟大自然相融,水中之寧靜配上舞者身體極柔軟的延展動作,傳遞一種和諧的氛圍。
另外通過3D技術,山林和丘陵的環境不斷向眼前移動,彷彿跟台上的舞者共同置身於同一個處境之內。舞者在林中尋索的動作亦頗具象徵意義,整個過程有如人心迷失時要找方向一般,把人在現代處境下的對生命原初和初心的扣問表現出來。
自然景物外,3D的視覺影像也大量運用線條的構成和其他人工的意象來配合及互相牽引舞者的動作。例如,背景時而出現一些粒子組成的人偶,重覆着舞者的舞步和姿態,以動作的多重展演加強箇中的能量,快速的跳躍和起伏亦可作為心中對資本制度下的去人性化反抗心態的呈現。除此之外,方形迴紋的構成和舞者的配合也叫人印象深刻。舞者利用手臂不斷構成一個比一個小的方形,隨着投影畫面上線條的加速,舞蹈亦隨之加快,加上耳筒傳來其他人聊天和笑聲,令我聯想到人在社會受到不同的挑戰和壓迫時的心理反應。劇烈的動作過後,感應器傳來舞者激烈的心跳,手中心臟成了舞者情緒表現極具感染力的媒界。耳筒的運用亦更有效地加強了情緒的表現,透過聲音和音樂遠、近、大、小的精準處理,更好的配合舞者動作的節奏。
最後,隨漸漸變慢的心跳,舞蹈終於一片汪洋之中,遼闊的景象配上緩慢而延伸的肢體動作,進而把觀眾的精神狀態昇華至禪的境界,在平靜和虛無中反映自身的生存處境和心理狀態。
總括而言,透過多媒體的互相配合,《觸碰.心動》成功打破舞者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在連結的物理官能(心跳)的基礎開展了一場心靈禮讚。並將傳統日本茶道精神應用到舞蹈表演之中,開拓出新視野。
作者為新視野藝術節2016 ─ 藝術節再想像:新銳藝評人招募計劃四位入選者之一。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