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年度的新視野藝術節臨近尾聲之際,有兩個相近形式的節目在同一個週末上演。筆者前後兩天先觀賞「進念.二十面體」的《維根斯坦》,再欣賞池田亮司的《superposition》。兩部作品除都有電子音樂外,亦加入了視覺的元素。不過,在將兩種元素結合的方面,顯然後者更能做到「貫融」這一點。筆者會依觀看的時序,先評《維根斯坦》再談《superposition》。
維根斯坦・雜散的思緒
誠然,作品以「維根斯坦」為題,難免令人將此作品與這位偉大的哲學家扣連起來,甚或會聯想此作品將會述說一個與維根斯坦有關的「故事」。然而,作品的音樂創作人許敖山在場刊指出,其電子音樂並非要表述維根斯坦的哲學理論思想,而是音樂這形式的獨特東西。由於是次場刊一如「進念」的其他作品,只發了場刊的二維碼給觀眾,筆者也是在演出後才上網查閱場刊。故筆者帶著錯誤的期望觀看演出。剛開始只見大屏幕投射出一句維根斯坦的語錄,然後是現場演奏的電子音樂,配以經動畫化後的漫畫插圖,又到另一句語錄,如此重覆十次,筆者實在看得一頭霧水。雖然如此,倒也切合是次作品的主題。對照著其中兩句援引的語錄:「我的語言是我的局限。」及「若果我地講唔同嘅話,我地睇到嘅世界都會唔同。」筆者與其他觀眾也經歷了從抗拒到接受的歷程,意圖適應作品的語言,從一己的局限跨進作品的世界。當然也不是人人接受得了。坐在筆者身後的觀眾,開場前與同行的友人提及近日正在閱讀維根斯坦的著作云云,最後在開場約十分鐘左右便離場了。
在演出最後出現的片段,是取材自早前立法會宣誓風波的新聞片段。雖然片段經像素化處理,仍不難認出梁振英、梁君彥、梁頌恆與游蕙禎四人。在這片段過後,演出便以維根斯坦的語錄作結:“Wovon man nicht sprechen kann, darueber muss man schweigen.”(不能說的便應沉默。)姑勿論創作人引用這些新聞片段是否為了對這政治事件作評價,其表現的手法教人感到突兀。首先,片段直接挪用彩色的新聞片段像素化,與先前單色的動態漫畫風格迥異。其次,一夜下來的語錄都以英文翻譯,旁邊字幕機顯示中文翻譯,何以唯獨最後的這句用上德語原文呢?是為了讓觀眾不明白嗎?不過同樣加入中文字幕的安排,似乎否定了筆者的設問。假如是藉作品回應當下香港的政治現況,卻只見「宣誓事件」的新聞片段,焦點亦未免太過狹隘。而且「宣誓事件」事出突然,新聞片段的影像處理亦與整晚的視覺風格不同一,不禁教人認為這個選擇是創作後期急奏章的畫蛇添足。
superposition・測不準的「隨機」配合
新視野藝術節這次帶來池田亮司的作品,是他於2012巴黎秋季藝術節委約的《superposition》。池田亮司可謂日本電子音樂的大師,大師級的作品來訪,使本港的一眾電子音樂人共聚沙田大會堂,演出甚至被形容為朝聖地,足見池田亮司在電子音樂界的地位。翻查網上資料,池田亮司將簡約的波形(waveform)與白噪音(white noise)表現成簡約的電子音樂,在過去二十年將簡約音樂與Techno音樂結合,開創其獨有的風格。
《superposition》除了上述提及的音樂元素,合成出高頻、短促、快密的節拍外,還有現場的裝置表演。兩位表演者在台面同時操作各式道具,例如拍打摩斯電碼機、傾倒波子在斜面。這些操作均會發出各種節奏的聲效。舞台上亦有攝錄機實時拍攝且投射影像至屏幕,構成聲色兼備的光景。筆者並不熟悉電子音樂,就音樂編創技巧而言,也說不出其與《維根斯坦》裡許敖山的音樂有何差異。某些音樂人在社交媒體指:池田亮司的作品遲了十五年來香港。也許,這正道出現今不少電子音樂都已結合了簡約主義的元素。筆者沒有上一代的電子音樂的背景對照,方未能體會到池田亮司的獨到之處。
這次池田亮司的創作靈感源於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有別於一般在高中學到的牛頓力學。在量子的微觀世界裡,微觀現象會在監察受控的實驗出現隨機變化,故量子力學只能把握微觀現象出現的機會率。台上兩位表演者同步操作裝置,觀眾看到一邊時又很容易錯過另一邊的資訊。台上二十一個刺眼的屏幕同步快速播出一些承載資訊的文字和圖片,部分圖文未及被觀眾把握便已閃去。就算筆者試圖理解聲音和畫面的意義,卻感到當中無理可依。例如兩位表演者在「文字矩陣」刪去一排又一排的字母,筆者相信他們也須準確地執行池田亮司的精心編排,但呈現出卻像隨意的現象。《superposition》的各個元素均貫融地勾勒出池田亮司所想的「量子世界」。筆者經歷了一小時的演出步離沙田大會堂,光影與聲音也在筆者身體留下亢奮的痕跡。
作者為新視野藝術節2016 ─ 藝術節再想像:新銳藝評人招募計劃四位入選者之一。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