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號 新銳藝評人的學習年代    文章類別
【劇場外望】
參與國際戲劇研究聯盟(IFTR)年度研討會後記
文:陳瑋鑫

國際戲劇研究聯盟(IFTR)成立於1955年,是促進世界各地戲劇研究學者交流與協作的學術組織,除了四年一度的世界大會外,每年亦會於六、七月期間,輪流於不同國家及城市舉辦年度研討會。2016年的研討會,就選了在六月十三至十七日,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大學舉行,且適逢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德羅特寧霍姆宮廷歌劇院(Drottningholm Court Theatre)慶祝250週年紀念,是年的研討會亦因此聚焦劇場歷史,以「Presenting the Theatrical Past - Interplays of Artefacts,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呈現劇場的過去 - 文物、話語及實踐的互動)為主題,邀請各地學者與研究員分享有關戲劇史,以及劇場與歷史之間的關係的研究文章和計劃,於會上交流匯報。

 

雖然我的國際表演研究碩士論文乃以香港戲劇的表演紀錄之整存狀況為題,但我畢竟不是全職的學術研究者,對於世界各地的戲劇資料的整存方式與政策亦所知不多,因此當我知道2016年的IFTR研討會乃以戲劇歷史為焦點,便決定以「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的項目經理身份出席研討會,跟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代表,展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在戲劇歷史整存上的成果,簡述從年鑑出版到數碼資料庫的建立過程,讓海外學者對香港戲劇發展及研究增加了解。

 

 

過去我也曾參與或旁聽過一些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議,不過跟IFTR相比,絕對是小巫見大巫。這次為期五天的會期,雖然剛好碰上航空公司工潮,令部分與會者未能準時出席,有些報告環節亦要取消,不過單單是計算最後發表的論文及計劃匯報的數目,也有九百多份,尚未計算大會特邀的主題演講及觀摩演出等活動。因此,每天朝九晚五各時段都總會有不只一項活動在校園舉行,特別是綜合討論(General Panels)(環繞年度主題的報告或論文發表)及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s)(IFTR共有31個不同研究範疇的小組,每個小組都會選出一些論文作小組研討或策劃特別的專題討論)環節,更會於多個地點同時進行。例如我有份作匯報的綜合討論環節,同一個時段就有接近二十個其他主題的討論在大學內的不同課室進行,好不熱鬧,而且各與會的學者跟研究生都分別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院校,專研的範疇也各有不同,叫人大開眼界。

 

就以我所參與的那一節綜合討論為例,題為Reclaiming the Archive: Oral History(重構史料:口述歷史)的一節,安排於一間普通課室內進行。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共有三個報告發表,並邀得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的講師Anna Birch作主持。除了我的計劃匯報外,同場發表的還有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Peilin Liang,她的報告針對台灣的原住民舞蹈,研究族群如何透過身體作為歷史傳承方法的論文;而另一位則是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的戲劇學研究講師John Andreasen,分享他如何一步步建構出當地一個社區戲劇資料庫的經驗。前者透過訪問與田野考察,從十分學術的角度去審視身體記憶在歷史傳承的重要性;後者就以自身的經驗出發,說明不熟識電腦的他,怎樣與技術員合作,為一向常常被人忽視的社區戲劇活動,作分類紀錄存檔。

 

而我就在會上重點向與會者介紹「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的願景、計劃要點及在執行上的挑戰。當日十多位在場的觀眾都來自世界不同地方,有來自歐美的教授、研究生,也有旅美的內地學人,甚至有來自非洲加納的戲劇學者。在討論環節及之後的會面,他們都分別向我表示對計劃的興趣,並特意向我了解更多有關香港戲劇發展的狀況。不過當中最令他們驚訝的,是香港雖然有八間大學,但卻沒有任何一間設有專研表演藝術的學系。

 

這次交流之旅,除了與世界各地的戲劇研究者交流分享自身的計劃成果外,我當然亦沒有放過了解更多表演藝術之最新研究課題,以及締結更多國際連繫的機會,所以在五天的會期內,我也參與及出席了另外七節報告與討論、兩場於古劇場的講解參觀與示範演出,以及當地戲劇學院的研究示範。當中最高興的,不單是可以重遇我在歐洲留學時的同學與老師,而且還能夠直接跟過去只是從書本上認識的戲劇研究專家當面交流,例如曾撰寫《劍橋劇場研究入門》(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Studies)一書的戲劇史學研究專家 Christopher Balme教授,以及美國劇場庫存計劃(American Theatre Archive Project)的其中一位發起人,現於紐約迪士尼戲劇集團當戲劇顧問及文學經理的Ken Cerniglia。

 

 

此外,我也參與了主辦單位安排的劇院考察與其他觀摩演出,實地了解當地大學與業界如何緊密合作,整存及活化戲劇史料,以及有關劇院建築的保育與發展。不過篇幅所限,希望以後有機會另文再談這些觀察。

 

鳴謝: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是次文化交流計劃

 

作者簡介:資深藝評人、媒體製作人、業餘劇團「友好戲體」創團藝術總監及「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主席。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專責推行「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

 

相片提供:陳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