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厚愛,我這個對藝評一知半解的初學者有幸獲得不同機會,分別在香港的新視野藝術節以及澳門城市藝穗節中大放厥詞、胡說八道。還得了「新銳藝評人」一稱銜,好讓我可以招搖撞騙。
今年,是我看得最多藝術節目的一年,單是過去六個月便看了港澳台接近四十個戲劇作品,厚著臉皮當起半個職業觀眾。眼界無疑是打開了,發覺自己對戲劇藝術的包容程度高了,更願意發掘創作者背後的用心。
除了應邀稿而撰寫不下二千字的評論文章,為了好等自己做一個整全的觀劇紀錄,我亦養成了至少為每個觀看的作品撰寫二三百字簡評的習慣,簡評雖不及邀稿的文章般詳細,但這個習慣有助訓練我建立及整理自己的想法和審美觀,讓我可持之以恆地寫作,但又不會造成太大的寫作或心理負擔。
圖片擷取自作者個人Facebook
以上是我可觀察到的最大改變吧,因為這都反映在社交網絡媒體上。我把簡評分享到面書的個人帳戶,文章篇幅簡短,盡量言簡意賅,以一種適合現今世代的閱讀模式的方法書寫,閱者看完一篇都不用花上一分鐘,看後派個Like或是加數句留言,比以往投稿到各大平台更快更直接得到讀者的回應。文章的深度難免有所犧牲,很多地方本有意詳加論述,最終只能輕輕帶過,若果有朋友留意追問或回應,才會再作補充。能夠與大家一同談戲是很開心的事,因為別人的觀點總能提醒我忽略了的事情。有時遇上自己不太認同的觀點,尋找導致看法差異的原因也是饒有趣味的遊戲。
然而寫了數十篇這一類的文章,我開始懷疑這類文字的價值,究竟這些文字能夠服務甚麼呢?不止一位朋友跟我說,他們都會「追看」我的簡評(承蒙錯愛啊!),有時甚至以此作為是否值得購票入場的指南,故此建議我盡量去首演場;有些甚至建議我為作品評個分數,或打幾粒星星,好教他們將好壞作品區分,以免中伏。
前者我還可以盡量遷就,但對於後者,抱歉這並不是我的原意。我其實並不是沒想過為作品打分,但是我真的做不來。我們在論戲的時候總很容易會說「這個戲好看」、「這個則較遜」等,其實都是將作品直接比較的表現,但我們卻很少清楚地說明究竟這個判斷基於甚麼準則。於我而言,若要評分的話,即等同將不同作品直接比較,背後則必然隱藏著一個單一而清晰的評審準則。
對此我感到相當為難,至今我仍然在苦惱「戲劇是甚麼」、「藝術是甚麼」、「戲劇的作用」等問題,我實在無法釐定一套令自己滿意的準則。而風格各異的戲劇作品,其面向、目標群眾、社會作用等皆不同,每個戲的評論方向也不可能一樣,我實在就是做不了。然後我才隱隱察覺到我的簡評,似乎正在鼓吹一種我並不想出現的風氣。
評分制度大概是社交網絡帶來的速食文化的究極版吧?我自以為生於新世代追趕潮流,怎知道原來我才是被淘汰的一派,新世代認為Facebook文字都太累人。但最令人不安的是:我們看一段文字,最終希望獲得的,只是一個立場、一個判斷、一個指標。
若這一種接收資訊的模式大行其道,會為讀者帶來怎樣的思維轉變?評審理念單一化、扼殺討論空間、缺乏多角度切入分析的能力……我們喜歡事情非黑即白,尤其在現今香港,立場要鮮明,旗幟要鮮明。既討厭缺乏效率的討論過程(而且很多時候討論也不必然導致理想結果),又對一切曖昧不明的狀況感到不安;渴望老師能夠提供權威而唯一的答案,鄙視自己的判斷能力,懶得為自己的真實感受作辯護。
要對抗這一種風氣,經常作討論始終是不二法門,耐心理解別人的看法,先別為對方標籤立場或簡單以口味不一樣作解釋,尊重每位觀眾的感受都是真實的。好像都是一些老生常談,說不出甚麼大道理,但寫這篇文章也是對自己好好的警惕。看多了不同種類的演出,才明白釐訂一套只適合於該演出的審美準則,才是寫藝評的第一步。我這個藝評入門生,距離寫出一篇好評論,還有好遠好遠的路。
作者簡介:戲劇愛好者,現從事戲劇文學工作。畢業於香港大學,並於香港藝術學院取得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專業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