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號 新銳藝評人的學習年代    文章類別
【專題】新銳藝評人的學習年代
累積與思考:藝評人的成長
文:邵善怡

被稱作藝評人,仍是一件令人靦腆的事,撰寫評論的經驗從2014年參加「『新戲匠』系列 ─ 劇評培訓計劃第二擊(2014-15劇季)」始,寫評論的資歷尚淺,也自覺不是一個十分稱職的藝評人,因為看的演出多,能把相關經驗及感受化作完整評論的只是寥寥。

 

近半年參加了兩個不同類型的藝術節,分別是第八屆新視野藝術節及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前者入選了「新銳藝評人計劃」,成為四位新銳藝評人之一。觀看了藝術節內大部分的演出之餘,也出席了「對論藝術節」藝評人論壇,讓我能以一個較完整的角度去了解藝術節的運作。在與兩位導師及組員準備論壇期間,討論的內容不限於講題「香港是否要有新視野藝術節」,過往新視野節目表現的優劣、評審挑選節目的取態、新視野的必要性、本地藝術生態發展,甚或藝術節的未來路向都是思考方向。這絕對是往日缺少細心留意的一環,以往看演出只專注演出本身,經此以後對於主辦單位、節內演出的組合、場地限制等,都有了個人的思考與審視。

 

至於澳門城市藝穗節,則是第二次以香港藝評人的身分到澳門參與,兩天一夜的有限時間內觀看三個演出節目及出席藝評擂台陣,由港澳台三地的藝評人,共同評論及分享對於是次節內節目的看法。在這兩屆中,城市藝穗節的環境劇場使人印象深刻,香港也有空間不足問題,本地劇團多於工廠大廈內,建立小型黑盒劇場另謀出路,但澳門卻能將劇場建立於城市各處,把公共空間化身舞台,發展出環境歷史配合演出內容的表演。在擂台陣中,經過評論的交流,藝評人就算難以一一觀看所有節目,但也能對節內其他節目加深印象,從而能以更全面角度對澳門城市藝穗節進行評論。

 

 

每一次演後討論,都是一個學習過程,我常把一起寫評論、看劇的朋友,視為同行者。觀看他們的評論文章後,在他們身上知道自己忽略了甚麼,補足了觀點,成為下次觀劇的啟發。我相信藝術觀要慢慢建立和培養,每次觀看時都仔細觀察與思考,經過積累才能成長。

 

最初對劇場欣賞只限於好看與否,觀劇的種類也多挑選與文學相關的演出,然後在Facebook簡單評論劇本內容,對於佈景作用、演員動作、意象、燈光、音樂等,多是無從入手,難作有組織的表述,因此才報名參加劇評班。每次觀賞演出後,導師與學員間的分享都使人受益。每人的觀察點、聯想與理解的差異,各自成篇,不同切入點都能自圓其說,成為評論剖析的立論。旁人欣賞節目的細緻使人驚訝,我開始學習把舞台看作一個評論的整體,而非單看故事情節的觀眾。完成課程後,缺少了截稿日期,第一重要的是堅持,堅持打開手機筆記頁、打開電腦,把感受簡略整理,再沉澱組織。生活是忙碌的,瑣事、公事佔得滿滿,雖然寫得慢,但慶幸仍能零星地寫下去,才會得到出席各種藝評活動的機會,能學習更多。當評論在不同平台發表,每一次的刊登、上載、邀稿,其實都是繼續寫的動力,建立面書專頁《我作.劇評》也源於此,專頁人數慢慢增加,朋友以外,也有些是不認識的劇場愛好者,旁人願意追蹤、讚好是一個簡單的肯定,也是鞭策,因此就算是發表簡評,也不掉以輕心,希望藉此把觀劇感受記錄下來。

 

只是愈接觸得多,愈能感受不足,仍在學習增加欣賞角度,也盡量以開放心態接觸不同的演出類型。戲劇以外,音樂、舞蹈我不懂,但可以學,先從感受、欣賞開始,望將來能在藝術評論上有更全面的發展。

 

作者簡介:愛閱讀,愛劇場,有面書專頁「我作.劇評」。

 

照片提供: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