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保演唱德法藝術歌曲與愛沙尼亞作品
文︰傅瑰琦 | 上載日期︰2017年3月21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Chan Ka-bo(相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主辦︰香港藝術節
地點︰南蓮園池香海軒
日期︰4/3/2017
城市︰香港 »

幾個月前看到香港藝術節的訂票冊子,其中一項相當吸引的文案,就是一位香港出生,卻在美國和愛沙尼亞發展的「假聲男高音」陳家保。首先,「假聲男高音」這個名稱,自八十年代學音樂開始,已被老師們糾正過,當時「假聲」這個中譯,基本是來自falsetto與falsettist的意思,而當時countertenor已普遍被另一中譯「高男高音」所取代。經過嚴格聲樂訓練後,高男高音可以唱至女高音甚至女花腔的範圍。這是跟老師學歷史並在課堂上聆聽唱片時,念念不忘的時光。另一個吸引之處,就是本地竟然出了一位countertenor——要知道能立足外國的華人男高音已不多,countertenor這冷門一直以來更是西方人的天下,香港的countertenor真的要去見識一下。而宣傳上標榜了陳家保是「假聲男高音」,那不妨去看看他的演唱方法,到底有多「假」。

 

但另一問題又來了!陳家保的節目共有兩場,日場是中世紀與巴羅克時代為中心的曲目,而夜場即以浪漫時期藝術歌曲為重。既然中世紀的歌曲較有機會可用假聲,那倒不如選聽夜場的德國藝術歌曲,可能更容易聽到陳家保的真實水平。

 

當晚,節目表上除了藝術歌曲外,還有一批來自陳家保定居的地方——愛沙尼亞的古典與現代作曲家的動聽作品。來自愛沙尼亞的高奧(Kristo Käo),則擔任當晚托利斯結他(Torres Guitar)的獨奏與伴奏。

 

多次在南蓮園池香海軒裡聽過不同的演出,在這間木結構建築但滿佈玻璃並一字排開的展覽廳裡,聽到的音響都頗乾結。陳家保選擇先在後台開聲,再一邊唱一邊慢慢地走到台上,演唱舒伯特的《聖母頌》。陳家保有一把漂亮的女中音聲線,第一首歌已能夠在香海軒裡,唱出了圓潤而揚長的純厚音色。

 

接著來了一首巴羅克時期法國作曲家夏邦替(Marc-Antoine Charpentier)的《天使之糧》。這作品有較多變化,陳家保唱來非常優美,是一種帶有力量的美。緊隨的是愛沙尼亞當代作曲家帕特(Arvo Pärt)旋律簡單優美的《主禱文》,不過經過剛才高水平的演出後,陳家保顯得過於平淡。陳家保毎次大概演唱三首曲後便會小休幾分鐘,讓結他演奏家高奧獨奏。

 

休息過後,陳家保演唱了非常精采而配合他聲線的兩首孟德爾遜歌曲:作品57的《德國古謠》和作品71的《夜歌》。他漂亮而富光澤的音色,加上德文的重音韻,使他在旋律上的抑揚頓挫格外明顯,而音樂的表現力亦是全晚之冠。他之後演繹布拉姆斯的《搖籃曲》,是繼兩首藝術感極重的孟德爾遜作品後,給聽眾再來一個溫暖的懷抱。陳家保唱來非常敦厚而愉快。

 

第二輪休息後,陳家保帶來三位愛沙尼亞近代作曲家的作品。這三首作品都頗動聽。不過不知道是否跟坐著演唱有關,在卡普(Artur Kapp)的《最後一遍》裡,陳家保在掌握音色和音準上都較為遜色。不過,當演唱到端布(Konstantin Jakob Türnpu)的《親愛的瑪利》時,他站起來表演,情況就突然改變了。在這首作品裡,陳家保無論在感情和音色上,都表現得非常悅耳而甜美。演唱升卡(Marje Sink)的《心乃神聖之所》時,可說是到達了他整晚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極具感染力。

 

經過幾首陌生的作品和小休後,陳家保演唱了熱門的舒伯特作品:《小夜曲》和《感謝小溪》。在《小夜曲》裡,他充份表現到小品的沙龍味道。而在《感謝小溪》中,過往聽慣的大多是男聲,而陳家保略帶女聲的演繹,令到這首作品充滿了新意,所演繹的意境和氣氛亦非常可愛。

 

最後,承接他對德國歌曲的拿手演繹,陳家保選擇了舒伯特的《致音樂》作為加唱,他的演繹水平是不容置疑地令聽眾十分享受。

 

每三首歌曲伴奏過後,結他演奏家高奧都會演出一首獨奏。高奧當晚所用的是托利斯結他,並選用非常靈敏的羊腸弦(gut strings)。第一首演出的作品是現代愛沙尼亞作曲家祖爾利(Lauri Jõeleht)的《愛沙尼亞民歌變奏曲》。當高奧演奏完後,如果沒有弄錯的話,高爾邀請到台前答謝的應該就是作曲家本人。這首作品以非常簡短的句子為基礎,但高奧的瑕疵也頗多,可能是羊腸弦過分敏感的緣故,而且香海軒裡有很多玻璃展櫥,高奧的大跳轉把位與按指板太早放手的聲音都全數輸出,令演出打了非常大的折扣。另一首由當代愛沙尼亞作曲家愛斯柏利(René Eespere)所寫的《召喚》,曲子的意境很優美,很有古典結他的傳統韻味,而高奧的演奏亦漂亮,只是剛才談到的瑕疵依然存在,不過,高奧已慢慢適應,可以把雜音減少。而最後一首,亦是高奧演奏得最好的作品,這是西班牙作曲家泰雷加(Francisco Tárrega)的《淚》,他已經懂得迴避會造成瑕疵的手法。聽過了高爾三首獨奏,發覺他的音樂非常冷靜,心境亦很平和,很懂得掌握意境,所以演奏起來令聽眾感覺很舒服。他的音色非常柔和漂亮,泛音部分是最動人的。

 

這次結他伴奏基本是高奧把鋼琴的伴奏部份改編過來的,整體的感覺就是高奧特意去標榜歌聲,令陳家保可以按者自己的意思安心演唱。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一般的聲樂家在入第一個輕音時,都會輕聲地唱後再增加聲量,但陳家保的習慣聽來有點不同,他慣以一個平伏而穩定的聲量進入,不加上揉音,那個起首的發聲跟崑曲的方法聽起來有點相似,所以感覺亦人聽得很舒服,而且極能捕捉聽眾的注意力,那倒是非常特別!

 

話說回頭,究竟陳家保的假聲有多「假」呢?個人答案是,真的非常不「假」!那是一個有趣的問題:難道用真聲嗎?當然不是!事實是一開首已說過陳家保唱得一把漂亮的女中音聲線,這是他得天獨厚的地方。可是,他跟聽眾談話的時候,卻是一把自然不過的男士聲音。他是怎樣擺脫香海軒因強反射所造成的乾而短促的餘音宿命,並保持到圓潤的美感呢?我想,這跟陳家保能使共鳴區靈巧急速轉換有非常大的關係。所以他無論在非常輕的弱音,或是稍稍加力的強音裡,都可以迅速平順地把音高立即改變,而且絲毫沒有壓逼感。陳家保有非常放鬆的聲帶,談話時也不多費力,這個優點有助他能唱出一把令人聽得舒服的「女聲」。可惜在強音和高音裡,即使他能從容不逼地達到非常有力量的效果,香海軒的低淺樓底卻容不下那些向上衝的聲響,變成了聽眾被聲音所包圍呢。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