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 Simply Charles》:如何於資訊性與劇場間取得平衡?
文︰羅斌惠 | 上載日期︰2017年3月16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耋 Simply Charles »
主辦︰新域劇團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日期︰06/01/2017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年老,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即使多努力掩飾歲月在臉上的痕跡,也擋不住他的來臨。有些長者更會遇到他伴隨而來的朋友——認知障礙症 (前稱老年痴呆症,又稱腦退化症)。顧名思義,認知障礙症會使患者漸漸喪失認知能力,包括記憶力衰退、語言能力下降、視覺空間判斷變差等,嚴重的話甚至會失去自理能力。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4月發佈的數據,全球有4,750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並以每年770萬宗新增個案的速度攀升,可見他有被好好認識的必要。最近新域劇團則以此為題,創作出社會劇《耋 Simply Charles》,旨在讓觀眾了解認知障礙症。

 

甫進入劇場,觀眾會看到舞台上架著腦袋形狀框架,下面放著一台鋼琴,四周擺放著不同的傢具,如數張睡床、小櫃及沙發等,形成老人院的場景,像是告訴觀眾一切都不過是發生於腦袋內。而故事是講述年老的國畫大師談查禮(白耀燦 飾)因為認知障礙症而需在這所老人院居住,他的姪兒談子文(黃雋謙 飾))及其妻子June(梁皓恩 飾)則負起了探望與照顧的責任,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壓力,並在中間穿插談查禮過往與妻子韓江(陳慧仙  飾)及外遇對象翠玲(黃劍冰 飾)的愛情故事。

 

要創作一部關於認知障礙症的劇作,需要研習的資料真的很多,包括病患的成因、患者的病癥及照顧者的注意事項等。只有充足的資料搜集,才能使劇本內容變得豐富,演員的演繹詮釋更立體,讓觀眾更相信眼前的角色是真的患上了認知障礙症。劇中白耀燦演活了談查禮的角色,舉手投足及語言談吐上均與平日在老人院或醫院內碰到的認知障礙症患者無異,充份表現出他們在說話上的困難及身體上的不受控。除此以外,劇中還有一群認知障礙老人的角色(分別由張蕙嫻、黃翠珊、梁慧賢、彭萬龍、楊嘉敏、震洪及鄭純玉 飾),他們都呈現了不同類型常見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行為特徵,比方說拿著玩偶當作自己的嬰兒照顧、總是重複著相同的說話去與人溝通、會像孩童般一直鬧脾氣等,他們的呈現確實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基於以上種種,均能看出創作團隊的用心,成功讓觀眾容易看到認知障礙症的各種模樣。

 

除了以上觀察外,縱觀全劇後筆者有三點希望作出討論,分別是題材選取、故事呈現,以及演員運用。首先,由宣傳海報到場刊記錄上均清楚表示認知障礙症為本劇主題,編導選擇以談查禮的個案故事切入。然而,當中劇情上夾雜了愛情的段落及少量從角色透露的院舍資源問題,卻把內容拉遠了,似乎偏離了原來的命題。另一方面,倘若編導的初心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認知障礙症的話,單純敘述病患帶來的問題未必是最好的選取。不得不承認該病症是為患者及照顧者帶來一定程度的煩擾,然而相關病癥同時間誘發很多生活的諧趣事件,例如劇作開首卓傑靈(杜施聰 飾)那些關於認知障礙症的笑話。何不將那些部份直接加入劇情上,這樣相信會比只提及一件事的不好,更為讓觀眾認識及接受。

 

其次是故事的呈現。正如前部份所講,在於資料搜集上的用心是不難發現,可是如何在資訊性與劇場呈現上取得平衡,本劇裡仍有商榷的空間。劇場是將日常生活的片段切割,再放到舞台上讓觀眾欣賞,從而對生活重新作出反思,因此把關於認知障礙症的資訊都加入角色台詞裡講出來,未必能使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水的一場,原意想告知觀眾關於後期的認知障礙症患者在喝水上有困難,需要在水中加入凝固粉才能飲用,以免發生意外,編導選擇一邊由照顧者角色餵患者喝水,另一邊播出旁白描述注意事項,確實是交代了,不過未必比真實呈現更能印進觀眾腦海。

 

而演員運用上,編導會在不相干的情節上加入認知障礙老人於舞台後方,筆者會理解為呈現遊走的情況[1]。另一方面,相信編導因為不希望演員過度走動以致太干擾整個畫面,而限制演員的調度。結果令演員想演繹遊走,卻變得沒動機地呆站台上。

 

最後,在本劇中創作團隊的初心與意念真的讓人對社會上的議題提起興趣,並作出關注。唯獨在資料上的繁重,使劇作內容變散落。倘若能從患者角度出發更多,如描寫在病患到臨終期間的內心轉變,相信定能讓觀眾更明白「遺忘是一種好幸福的殘忍」[2]



[1]遊走是認知障礙症常見的症狀,由於記憶力及溝通能力減退,他們未能解釋自己為何遊走,原因包括不安的情緒、感到不適或痛楚、尋找過去等。 (資料來源: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2]歌手萬芳在《阿茲海默》歌曲中對阿茲海默症患者心理的描述。

 


(原載於2017年3月《三角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