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劇團第四十四屆劇季的主題「生如夏花」,取自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著名詩句「使生如夏花之絢爛」,生命是美好、豐盛的,充滿色彩,自有值得珍惜之處。本年度的五個演出從精神上都貫徹著以戲劇「開出夏日絢爛的花朵,展現戲劇源源不絕的生命力」的理念,藉著戲劇的力量,以堅定的信念回應心中理想。五個演出按時序分別是《冬梅》、《辯護人》(重演)、《解憂雜貨店》(三度公演)、《窮艙守護隊》、《元宵》。
重演的意義
《辯護人》是編劇郭永康改編自真實的「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的作品,死刑犯王然(蘇振雄 飾)於捷運上無差別殺人,造成多人死亡。2022年首演時,此劇的焦點主要放於王然是否應該得到了公平審訊的討論,因而在故事的不同場景中,都有交代辯護律師陳哲豪(袁浩楊 飾)提出「非常上訴」的原因、「修復式司法」的概念解說、尊重犯事者的人權的重要性、維護社會公義的必要性等等,概念的解說和討論不停在日常生活片段中穿插,不限於電視節目的訪談辯論,而是私下在家中對妻子、於獄中向犯人都嘗試述說,把握每個可能的機會讓觀眾明白並理解人物的信念。然而,當這些訊息和理念主要由陳哲豪一人之口交代,加以長篇大論的解說,免不了充滿說教的意味,亦難以令觀眾真正代入角色,明白追求程序公義的必要,他的種種堅持令人感到偏執,大談理想而過於理想。為了堅決維護社會公義的信念,縱使被輿論攻擊、危害妻女安全、影響生活安寧、婚姻關係破裂,仍在所不惜,值得嗎?
《辯護人》(重演)劇照
(攝影:Toky Image,照片由中英劇團提供)
2023年的重演在情節發展上,變化不大,但角色對白卻改動不少,刪去很大部分解說,或背讀理念的對白,未有完全以對話交代陳哲豪的思考過程,反令觀眾更能聚焦人物行動與角色之間的張力,角色塑造更立體有說服力,人物行動合理不少,不再只是盲目地追求公義,作品結構更緊密。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盧智燊的角色,作為受害者的父親,他小學老師的身份在首演時未有被充分利用,面對愛女的不幸離世,妻子的難以釋懷,他一切的洩憤行為都情有可原,令人理解。他雖然哄騙陳哲豪的女兒留校溫習,讓陳哲豪同樣有女兒遭遇到不測的緊張感,但他在極度悲痛下仍有所克制,未曾想過要傷害自己的學生,也沒有遷怒於她。他是一個有原則、愛護學生的好老師。多年教書育人,傳遞知識,培育學生品德的他,正正最能理解教育的力量,所以當陳哲豪喚醒其教師的身份責任後,再來詢問「人有沒有教化可能性」時,才有說服力,令人真正思考教育的力量,教化的意義,明白陳的堅持從何而來。
好的作品是值得一演再演,《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2018年的首演與2022年的重演都有口皆碑。筆者看過2022年的演出,今次重看與之相比,不論是角色設定、情節、佈景、燈光等的設置都差別不大,劇本是成熟的,舞台設計亦富有意境能與敘事配合,就算不多改動也能再次觸動看過的觀眾。劇中每個角色的行動、對白,甚至主題曲,都貫徹地呈現作品最重要的訊息,「請你相信自己,相信生命的奇蹟,一直到最後的最後」要一直堅持心中最重要的信念、自己選擇的路,不放棄,一切的困難與疑問,都會得到解答。讓身處困境,面對抉擇,充滿疑惑的人,看罷能得到堅持的力量。
《解憂雜貨店》(三度公演)劇照
(攝影:Toky Image,照片由中英劇團提供)
再次搬演,雖說改動不大,但演員的演繹方式還是略有變化,角色更見立體。在上一年,三個邊緣青年中,蘇振維飾演的敦也是領頭者,他會主導三人的行動,角色設定上容易令人印象較深,相對而言,另外兩人的角色塑造則較扁平,未見獨特。今年重看,敦也在結尾因收到回信而痛哭反省,細緻地展露角色的內在感受,在助人到自助中完成自我救贖;袁浩楊飾演的翔太更見調皮孩子氣,聲線、肢體——「整古做怪」,氣氛即被帶動,變得輕鬆;至於廖國堯飾演的幸平,印象中只有唯唯諾諾,現多了令人莞爾一笑的「天然呆」,演繹更細緻,角色設定見亮點。情節、對白、佈景雖無大改動,但愈演愈好,三人的默契互動能準確帶動氣氛,角色性格亦較之前鮮明。
《辯護人》和《解憂雜貨店》都是上個劇季的演出作品,但重演非一成不變,而是有所改良,以上兩個作品都看到角色塑造更立體、劇本變得精煉、演繹方法亦有提升,作品藉著重演而更見完熟。
除以上兩個作品外,《元宵》同樣是中英劇團三度公演的劇目,是陳鈞潤先生於38年前為中英劇團把莎士比亞《第十二夜》翻譯改編而成的本土化作品。1986年首演,按張秉權博士憶述,雖然佈景簡約,但節奏緊密,令人觀之「驚艷」,事隔三十多年仍叫他念念不忘。一個作品相隔多年仍能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絕對是一次成功的演出。曾在1986年擔任演員的羅靜雯、孫惠芳,分別於2000年任演員及副導演,張可堅除參與2024年演出,亦是中英劇團現任的藝術總監。昔日的演員各自成長,今天皆是本地的資深劇場及藝術工作者,《元宵》令不同年代的演員重合,新舊演員藉作品對話,亦是劇團與演員成長的重要見證。劇本能跨越時空,把數百年前的西方經典喜鬧劇,融入本土元素轉化成唐朝背景,今次的重演也連繫了不同年代的演員,傳承意味甚大,讓《元宵》成為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經典劇本。
《元宵》劇照
(攝影:Barry Chan,照片由中英劇團提供)
經典重演是否就能把劇本語言上雅俗並存的神韻,原著的精神,呈現眼前呢?劇中多是以文言為主的詩意對白,年輕演員在演繹時較為生硬,觀眾未必能感受到古典詩詞的韻味。作為一齣喜鬧劇,部分設計或許也過於「認真」。舞台佈景簡約寫意,背景流蘇帷幕描摹山河,簡單地拉掛流蘇充當門簾,讓演員進出時有於古代房宅穿梭之感,設計見用心,然而橫向的長型舞台拉慢了演員進出的節奏,在敘事或演繹上卻未見設計的用意;下半場才出現的大幅紅繩網,只用作遮掩眾人偷窺茅福祿一幕的身影,便匆匆拆走,眾人裝模作樣的閃躲又何需一定靠實體佈景呢?同樣認真處理的還有服飾設計,萼綠華(白清瑩 飾)按劇中描述,漂亮非常,觀其服飾化妝,與作品背景脗合,以唐朝女子的妝容打扮為參考,偏白底妝、眉心花鈿、細眉、心形唇脂,但在演繹時為表現端莊持重而表情生硬,華麗挺身的裙裝亦無甚美感。她的妝容風格與丑角晚霞(劉雨寧 飾)並無二致,只是晚霞眉毛畫得短而闊,更有喜感,令人難以拿捏白清瑩的角色定位,相較而言,同為婢女的文愷霖化妝造型則自然多。
原創劇的嘗試
原創劇目方面,《冬梅》是「戲劇新晉培育計劃」的團員作品,作品以記憶為主題,人往往只會保留自己願意保留的記憶,這某程度上反映了自身的價值觀。新晉編劇陳修鳴把是冬梅(白清瑩 飾)的記憶打散再現,將舞台建構成摺疊的回憶迷宮,不同的記憶碎片如同推理過程般慢慢重整。記憶是組成「我」最重要的一部份,要記得才曾真正存在,通過找回「我是誰」,重新認識自己。白清瑩的角色於現實與痛苦回憶間跳接,情感變換拿捏準確,演繹到位。
《冬梅》劇照
(攝影:Toky Image,照片由中英劇團提供)
作品結合藝術科技,於劇場空間呈現人物的意識狀態。演出於青年廣場Y劇場進行,利用沉浸式音響效果,營造氛圍,建立節奏。此外,實時影像的靈活運用,時而放大內心情感,時而聚焦人物行動,或利用拍攝模型展現場景,亦有效地帶領觀眾走進冬梅的記憶之旅,透過感官一起沉浸在冬梅的意識中。只是製作標榜以「劇場與科技」出發,現時的音效設計與投影運用其實不罕見,觀後略有失望,期待劇團之後在舞台科藝上更多的探索。
《窮艙守護隊》以江耀曙(廖國堯 飾)製造火箭上月球尋父為背景,四個住在劏房的科學家因窮困,為生活而放棄科學研究,重拾信念後一一克服不可能的困難,「不要問,只要信」最終製作出升空的太空艙。偽科學內容下,過程當然不合理,如以糞便製成牛丸解決溫飽問題、淘寶能購買升空動力重力波波、量子佛學、電鰻發情而發電煮食等,這些不現實而又荒謬地發生的場面是有趣的,觀眾也易因無厘頭的設定而有喜感。這些喜鬧的元素主要集中在四位科學家上,四人從服裝、言語、肢體動作,都有滑稽的笑位,但劇中的副主線卻相對認真,嚴肅親情與幽默喜鬧之間的演繹變換,經常打斷表演節奏。
《窮艙守護隊》劇照
(攝影:Toky Image,照片由中英劇團提供)
主線的親情衝突,源於母子間溝通、理解不足,也欠缺尊重。母親江包瑜(彭佩嵐 飾)操控慾強,對助理的5秒延遲、甚至使用「應該」等不確定語氣,都不能忍受,面對強勢地規劃一切的母親,兒子有反叛心態理所當然。母子間的矛盾,最終簡單地以關心你、為你好而迎刃而解,結尾二人冰釋前嫌,母親在地球單向地再次打開蟲洞,讓兒子回來重聚,二人充滿溫情地坐在高懸舞台的小飛象上,故事開首《小王子》那隻隱藏在帽子裡的大象被釋放出來,但成年人對孩子夢想的限制與操控,以及早已缺失的童年時光,在兒子長大後,還能補過來嗎?夢想與親情不是二選一的選擇題,二人的衝突與矛盾還是未有真正解決,令人觀後若有所失。
不論是重演或是原創新作,中英劇團今年的五個作品都傳遞著堅守信念的訊息,每個角色都勇於追求心中所想,以戲劇綻放絢爛生命力,如夏花般繽紛多彩。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