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m Online 5月號 感覺.共同體

 

專題:感覺.共同體

https://artismonline.hk/

 

【編者的話】

文:吳思鋒

 

年前,某個清朗的近午,與協會工作伙伴許仁豪、鍾欣志、黃佩蔚、余岱融,分隔各方掛在社群軟體前,討論著「Artism Online 2021」所開啟的第一組專題。如此的遠距會議景象,如今每個人都熟悉不過,但疫病時代並沒有變成我們共識的專題,因為類似的專題已經太多; 而是決定找尋一個回應「Artism Online 2021」由「港、澳、台合作編輯」本身的策畫方向,這便是本專題的由來,當然,給它一個命名以及編案皆出自我手,編輯責任仍在我。

 

不過疫病時代對於劇場的現場性的重探,仍然對此專題在命名時有潛在的影響;見諸多言論,有一派說法堅持現場的當下性是為根本,有一些則從媒介和技術思考,認為現場應該跟隨軟體與硬體的改變而擴延,有的則回到劇場的群聚性。我個人的觀點則是,台上、眼前的劇場演出,往往召喚的是他方的現場,觀者的共感或異識,則讓「他方的現場」更難以單一化。

 

因此,當我們叩問甚麼是劇場的現場,在展演的當下,所創造的是重層的現場、異質的空間與時間。

 

由於個人遲緩的思考能力,發稿時給出的專題說明,並不等於這篇編案,這篇編案是逐漸再想的文字。在此,先附上之前提供給作者們的專題說明,然後再往下說:

 

新一波的社會運動,因著網際網路的發達,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瀕臨重組,加速了一場運動的全球化效應。換句話說,一場運動變成了一組(想像)全球化的共感裝置,「在地」的涵義已經逐漸脫離「自己」,往往更是在對他者的想像裡,轉換「自己」的樣貌,進而讓「我與他」有一個個得以嵌合的孔隙,無論轉換的型態是擴張、收縮、想像或再歷史化。

 

這並不意味我們將運動美學化,而是探索著嘗試通過劇場作為一種中介的感覺場域,如何與運動全球化的感覺機制產生連帶,在這樣的場域/機制,共感如何跨越國家、民族、島嶼、媒介及人心而得以形成。我們通過觀看他者,在共感的形成中想像、振動或辯證彼此的命運。劇場述說著時代的語言,島非島,國非國,共感的跨地性因而也是感覺的歧異及再整合。於是,課題可能不僅落在「如何感覺」,亦關乎「如何歷史」。

 

提及共同體,為人所知的大抵不脫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以印刷資本主義討論民族主義的興起。但就劇場這個場域來說,我更會想到日本戰後思想家吉本隆明所著的《共同幻想論》(成書年份甚至早於前者),雖然因為語言的限制,我並沒有真的讀過這本書,僅非常有限地翻開手邊的原文版,從漢字推敲內容的輪廓。該作從「國家的建構」出發,往返於古代與現代、民族神話與現代大眾文化之間,推及了諸多層次的「『共同』的結構與解構」。

 

劇場本是一個共同體的臨時場域,在劇烈變動的時代(如此時、近年),劇場的共同體聚合或裂變得更快;當下的劇場可以變成一次國族認同的形塑過程、一次主義與主義的對峙,或者一次個體生命政治的感性表述等等。之於觀者,劇場的當下往往先是一個感覺的曖昧時刻,還在歷史之前躊躇,因為劇場是提供想像歷史的方式,不直接等於歷史的代寫。也就是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現實如此巨大而複雜,劇場的想像力亦如此充滿可能。

 

主編

吳思鋒


執行編輯

洪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