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推出「演後評」計劃,以即看即評的形式,推動評論氛圍,提高大眾對表演藝術評論的興趣。
我們每月邀請不同界別的藝評人觀賞演出,輕鬆對談和點評戲劇、舞蹈、音樂等演藝節目,並以錄像方式在演出場地外作即時拍攝,片段亦會上載網站。
演後評(第一擊至第三十六擊):http://www.iatc.com.hk/doc/105758
演後評(第三十七擊至第八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27614
演後評(第八十一擊至第一百二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106070
---------------------------------------------------------------------------------------------------------------
第一百六十擊:俞若玫《一個陰謀論者的房間》
【形體x裝置x互動】
莫嫣《一個懷疑論者的家》
這個房間屬於一個無法定論、思前想後的懷疑論者。
全球疫情持續,恐懼有價,銀碼就是人類對某種概念的集體信任。在後真相年代,急不及待高聲號稱「信」或「不信」的人,似乎顯得更可疑。資訊真假穿插,神秘荒誕的另類療法,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下,人類或許會冠名為「疫苗」。 推開懷疑論者的腦袋大門,拆解「相信」,擁抱「懷疑」。
【敘事實驗】
何明恩《究極人類舞者》
這個房間屬於一個技藝平庸,卻不認命的表演者。
打開房間,歡迎來到絕對公平公正的表演遴選現場。
時下的面試,面試官再也不必露面,「它」主導每個評測項目的優劣準則,通過運算,為遴選者涉獵各個範疇的表演能力,即時生成一份全面客觀、分析精密的真實表現報告。人無完人,表演有瑕疵難免,然而,「它」卻為遴選者提出一個不明所以的邀請......
【原創讀劇】
俞若玫《入屋》
這個房間屬於一個曾經出賣朋友、歉疚寂寞的女孩子。
這晚她打開大門,迎來數個素未謀面同時親密得駭人的不速之客。
據說當年吸血僵屍的故事,始於第一個邀請尼古拉伯爵入屋的人。如今早在伯爵敲門之前,我們便習慣中門大開──那些親手奉上的秘密、愛恨、足跡,那些不斷複製生成的喜好、情感、語言,那些過於習慣的略過,同意,確認,發送,登入,記住我,不要登出,永遠,無法,登出。
藝評人:凌志豪、陳國慧
---------------------------------------------------------------------------------------------------------------
第一百五十九擊:巴爾劇場《而(我們)需要繁衍後代的十萬個理由》
【因為 ____,所以繁衍。】
因為有家庭嘅人生先圓滿,因為父母想我傳宗接代,因為出生率下降連帶生產力都會下降......生育到底係人類本能、係愛,定係責任?有人咩都唔想理唔想煩,但機緣巧合下做咗父母......
如果繁衍後代真係需要十萬個理由,你嘅理由會係咩?
藝評人:邵善怡、鄧正健、陳國慧
---------------------------------------------------------------------------------------------------------------
第一百五十八擊:桃花源粵劇工作舍《可惱也!黑盒劇場節》
「可惱也!」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句粵劇舞台官話,在粵劇裏通常是俾人激親的時候會大喝一句「可惱也!」,可以解作「好鬼嬲!」,又或者「咁都得!」的一種心情。這一句粵劇舞台官話,曾經活用在我們父母輩的生活上。例如孩子頑皮不聽話的時候,母親手執雞毛掃清脆地打在還有嬰兒肥的大腿上,再加一句「真係可惱也呀!唔打都唔得…」。父親看賽馬,落注的馬匹輸了一個馬鼻,當然又會聽到一句「可惱也…(下刪一連串三字及四字成語)」。
《可惱也!黑盒劇場節》,就是建立一個平台,讓戲曲藝術工作者走出去,也把其他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帶進來。以戲曲為出發點的題材、技巧活用在實驗劇場,進行跨界交流和探索,讓藝術家的說話可以Call Loud大聲說出來!Yeah!
藝評人:願良、陳國慧
---------------------------------------------------------------------------------------------------------------
第一百五十七擊:敲擊襄《襄蹈》
以卡夫卡文學世界中的雄奇詭譎作為引子,引領觀眾一同傾聽城市中的交織日常。來往的列車、慌亂的步伐、現實與內心的種種對話,浮躁不定、百味紛陳。
選址於景色宜人的淺水灣 The Pulse作場域演出,藝術總監邵俊傑將帶領敲擊襄團隊,聯乘編舞馬師雅與盤彥燊,演繹多首委約、改編及全新創作的當代音樂作品,以音樂、舞蹈及文學,拼湊出生活的種種思量。
藝評人:許樂欣、陳國慧
---------------------------------------------------------------------------------------------------------------
第一百五十六擊:奇想偶戲劇團《車輪婆婆》
在夜半三更的城市一角,「嚓嚓嚓⋯⋯」的聲音低吟而漫長,那是轉動著衣車的車輪婆婆在工作了。聽說她冷漠寡言,連小狗也不願意當她的寵物。聽說她巧奪天工,能縫補好任何遺憾。聽說她的車輪子,會帶來訪者穿越時空!於是,演出失敗的狐狸、落了單的拖鞋、鈍了牙齒的鋸和追求完美的蜘蛛,結伴去找車輪婆婆和她的神奇衣車,開展了一段充滿遺憾,卻又互相撫慰的心靈歷程。
藝評人:丁羽、陳國慧
---------------------------------------------------------------------------------------------------------------
第一百五十五擊:香港小交響樂團《阿飛正轉》
兩隻喜鵲「菜鳥」王飛和孟飛從鄉下飛往大城市尋找工作機會,雙雙參加了「鵲橋工程大使」選拔,一心想幫牛郎織女相會搭橋。他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通過「聲色藝」考驗,才有機會扭轉命運飛上枝頭,成為鵲橋大使中萬眾矚目的「centre」。想不到選拔內情重重,所謂的公平公正又是否只是一場幻象?各參賽喜鵲奮力想要飛出所謂的宿命,終究又會否只能返回原點?
香港小交響樂團聯同香港和台灣兩地演員合力打造貼身更貼心的交響音樂劇《阿飛正轉》,在笑淚中喚起你我各自心中熱血、浪漫、甚至帶點傻勁的阿飛精神。
藝評人:陳瑋鑫、陳國慧
---------------------------------------------------------------------------------------------------------------
第一百五十四擊:德思戲劇教育工作室《同.不同》參與式劇場
皇室未來 就在你手
皇室出咗個「非典型」皇子,
權臣唔妥佢、人民唔信佢!
皇位點先可以順利承傳?
假如你係有能之士,
請即加入我哋!
皇室有難,靠你過關!
藝評人:張潔盈(劇場構作)、陳國慧
---------------------------------------------------------------------------------------------------------------
第一百五十三擊:林俊浩《告不可報》【新視野藝術節2021】
自由與平等,有多脆弱?人性與權力,有多扭曲?
且看報告如何演繹。
取材自卡夫卡魔幻式文學作品《致某科學院的報告》,講述有關被科學家作研究對象的猿人,接受人性化教育,在掙扎及演進過程中,尋找自己與自由。
由敢於破格的編舞家林俊浩領下,團隊於2019年以大館的監獄操場作嘗試,創作了場域回應式作品《報告一》,扣連建築空間及題材,將演出與古蹟的歷史互相結合。
《告不可報》作為延續,跨文化創作團隊為作品帶來更寬闊的視點,進一步反思在當代社會中,自由與平等的價值可以有多脆弱,同時人性與權力可以有多扭曲。作品移師至劇場,空間作為另一種借代,以多媒介結合創作,融入形體、跑酷(parkour)、舞蹈、戲劇敘事、現場音樂、饒舌(rap)、影像,建立另一種體驗式演出。
藝評人:黃寶儀、陳國慧
---------------------------------------------------------------------------------------------------------------
第一百五十二擊:RP紀錄劇團《100%香港》
100位香港人擔大旗 在劇場玩社會實驗
德國社會劇場RP紀錄劇團創作的「100%城市」系列,繼柏林、倫敦、墨爾本、高雄等超過35個城市的版本後,和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及自由空間合作帶來一個屬於香港人的版本。
根據人口普查中性別、居住環境、年齡等數據比例選出100位反映香港人口特徵的「市民演員」,將舞台化成社會縮影。這100位香港人在舞台上代表着自己,同時數據上也代表舞台下的750萬香港人。他們將即興地回應一連串關於都市日常的問題,讓觀眾細看香港不同面貌與想像的未來。
藝評人:鄧正健、陳國慧
---------------------------------------------------------------------------------------------------------------
第一百五十一擊:見一步行兩步製作《南方裸猿》
選擇之後,我唔知道會係點樣。
選擇之後,我唔需要知道會係點樣。
我哋唯一可以做嘅,就係,作出選擇。
二十幾年來,市政府堅持搜索即將絕種的南方裸猿。
南方裸猿的語言系統,身體機能以及生活習慣與人類極其相似。
但是,這物種為何會被滅絕?
在適應與抵抗之間,進化與滅絕之前,物種的生存之路應該如何選擇呢?
絕滅的故事,為何還要說下去?
藝評人:邵善怡、陳國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