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後評(第一擊至第三十六擊)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推出「演後評」計劃,以即看即評的形式,推動評論氛圍,提高大眾對表演藝術評論的興趣。


我們每月邀請不同界別的藝評人觀賞演出,輕鬆對談和點評戲劇、舞蹈、音樂等演藝節目,並以錄像方式在演出場地外作即時拍攝,片段亦會上載網站。

 

----------------------------------------------------------------------------------------------------------------

第三十六擊:進劇場《莎拉‧肯恩三十六景》 

江戶時期的葛飾北齋把遠眺富士山的四季景象繪於三十六張畫作之上。一景一故事,瑰麗雋永,遠遠近近的富嶽成為永恆的符號。
 
英國當代劇作家莎拉.肯恩從凌晨4時48分的啟悟出發,外觀內遊生之四季,以絢爛暴烈的詩篇畫破愛與瘋狂,一字一景,故事中另藏故事,創造了後戲劇文本的典範。嚴冬之始進劇場將以音樂文字踏舞於浮世的劇場之內,呈現莎拉的永恆遊記。
 
觀賞場次:2017年12月16日,8pm,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藝評人:葉智仁、邵善怡

 

 

------------------------------------------------------------------------------------------------------------------

第三十五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聽搖滾的北京猿人》 

──Noosphere,一個精神互通的場域,進化的下一步,由物質層面轉向精神層面。

──人類在生物層入面作為精神發展到最頂端的物種,開始互相接近趨向同化。
 
2021年,香港,新界東北發展地盤發現史前人類化石,後經證實為北京猿人,民間反抗聲音再起,兩個青年自由藝術工作者,阿照與萬華,站在向現實妥協或對抗的十字路口; 
 
1989年,北京,青年張炬在天安門演唱《北京猿人搖滾》; 
 
1929至37年,北京周口店,法國考古學家德日進神父協助挖掘首個北京猿人頭骨,知己雕塑家Lucile Swan則為猿人造像; 
 
1917年,俄羅斯,曾參演《海鷗》的演員妮娜見証十月革命發生。 
 
透過四個時空的事件與人物交織,看不同年代的人心中對變革的追求,背後分享著共同的感召,情緒起伏、希望與失落,並試圖尋找一種超越時空的共鳴。 
 
觀賞場次:2017年12月11日,8pm,前進進牛棚劇場
藝評人:肥力、黃慧儀

 

 

------------------------------------------------------------------------------------------------------------------

第三十四擊:一舖清唱《石堅》 

《石堅》講述一班童子軍登山旅行,邊行邊唱,講起本土民間傳說及鬼故事。入黑後山路崎嶇,童子軍似乎於途中迷路,途中遇見獨行女子,剎那間雲霧散開,一場熱鬧婚宴正在舉行,恰巧是鬧新房的歡歌對唱。童子軍繼續登山,卻又走進另一雲霧,唱說着山與海的故事;《石堅》以嶄新視野審視香港歷史,將本土民間傳說大玩特玩,改編為全新音樂創作。以「古」鑒今,借一齣游走於這小島城鄉之間的寓言式合唱劇場,對這城市作一次百感交集的回望、凝望和盼望。

 

觀賞場次:2017年11月25日,8pm,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藝評人:黎曜銘、袁潔敏

 

 

------------------------------------------------------------------------------------------------------------------

第三十三擊:《柏林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將於兩場音樂會帶來理察.史特勞斯、布拉姆斯、史達拉汶斯基與拉赫曼尼諾夫的大型管弦樂作品。鋼琴家趙成珍將為第一晚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擔任獨奏,而第二場樂團將演奏著名韓裔作曲家陳銀淑為樂團而創作的作品。

 

觀賞場次:2017年11月10日,8pm,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藝評人:余卓伶、洪思行

 

 

------------------------------------------------------------------------------------------------------------------

第三十二擊:世界文化藝術節2017——Poedio Productions《天堂鳥》 

《天堂鳥》是一個參與式互動劇場,觀眾有如走進一部尼日利亞人既公開又私密的日記,展開一趟自我尋找的獨特體驗。葵青劇院廣場將會築起帳幕,觀眾跟隨演員遊走於多個分隔的空間,由音樂、舞蹈、詩歌等引領下,與一個個故事相遇,展開人生的旅程。在旅程結束時,觀眾亦同時放下重負,釋放內心深處的情感。透過這次演出,觀眾亦能體驗歷史悠久、充滿力量的非洲戲劇傳統──透過劇場的說故事方式進行社會反思和心靈療癒。

 

觀賞場次:2017年11月5日,2:30pm,葵青劇院廣場
藝評人:郭亮廷、陳國慧

 

 
------------------------------------------------------------------------------------------------------------------

第三十一擊:自由看@太古坊 《物體不明》 

《物體不明》上演於熙來攘往的商廈大堂:觀眾會從耳機竊聽到茫茫人海中的激烈對話。在Gary和Steve,日常生活中亳不起眼的人,在一次突發的交易中難到了兩位白領精英;隨著劇情推展,《物體不明》將一步步揭示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陰險與光明……

 

Back to Back Theatre由不同能力的演員組成,作品致力探討被社會視為「無生產力」小眾,如殘疾人士或失業人士等一直不獲尊重的現象。

 

觀賞場次:2017年11月1日,6pm,電訊盈科大廈辦公樓大堂
藝評人:盧韻淇、吳俊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