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在台北——第七屆海派文化藝術節《海上音畫》音樂會觀後感
文︰查太元 | 上載日期︰2017年3月27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主辦︰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中華文化聯誼會、上海文化聯誼會、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
演出單位︰上海交響樂團 »
地點︰國家音樂廳
日期︰21/3/2017
城市︰台北 »
藝術類別︰音樂 »

「海派文化藝術節」,前身是2009年開辦的「兩岸城市藝術節」,屬台北、上海兩座大城市的重點交流項目之一。難得可貴的是,在當前眾多城際交流,選擇著重招商、引資、經貿合作的模式下,台北、上海兩座國際級華人城市,仍堅持以文化藝術作為認識彼此的重要管道。去年(2016),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等,在上海交響樂團的協助下,成功順利地於申請舉辦音樂會。而「海派文化藝術節」迄今七屆,活動伊始,便由余隆執棒指揮上海交響樂團,舉辦名為《海上音畫》的音樂會,嘉惠台北市民。

 

或因活動檔期之故,音樂會選擇週二晚間,假臺北國家音樂廳舉行,而承辦單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執行票務、宣傳及租場等事宜)或許對本節目之思路較為保守,音樂廳並未全場售票,僅開放二、三樓區域。因為工作日,上座率略受影響,可見宣傳排期事宜仍有改善空間,若能使惠及範圍擴散至台北市轄各級學校或有關組織,則讓交流活動更有意義。即便如此,現場眾星雲集,諸多台灣樂界知名人士到場觀演,包括朱宗慶、胡乃元、鄭立彬,其臺北市交音樂總監Gilbert Varga等,可見台灣樂界對此次上交炫風式訪台演出,十分重視。

 

音樂會開始,以上交前駐團作曲朱踐耳先生代表作《節日序曲》震驚全場!在上交充滿自信且熱情的詮釋下,完成可能是此作品的台灣首演。《節日序曲》是「紅色」主題的經典音樂作品,但在純粹音樂的樂觀精神中,台灣觀眾還是能感受到新穎的聽覺體驗,破除過去意識形態的鴻溝,可能促成彼此更加信任與友好。雖然表演方面存在節奏及靈韻的些微不足,但《節日序曲》的氣場還是令人佩服!最後一顆音符奏畢,坐於堂座右側二排的一位綠衣中年男子,立即伸出大姆指讚美!

 

阿甫夏洛莫夫(Avshalomov)的《北平胡同》,是一首印象風格的潑墨素描,或許亦是首度亮相於台灣舞台。集中且沉穩的弦樂音色,著實使人聯想老北京的種種,不時出現的鐃鈸響聲,引領著聽者遊覽古都,既神秘又奇妙,作品雖有鮮明的民族風情,但不落俗套,能予人時尚的美感。

 

上半場的壓軸,是鋼琴神童王雅倫,聯同樂團演出孟德爾頌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而這也是令在場觀眾感到深表讚嘆的節目。雖然,王雅倫不論是出場、謝幕,或演奏鋼琴,動作都有些生硬制式,但從技術上來說,小小年紀能完成這麼華麗的奔放燦爛,實屬不易!樂隊則是稱職地協助全曲逐步建構,在音量與節奏上頗為規矩,不卑不亢。最後,王雅倫返場一曲,如庖丁解牛般地把琴「摸」了個「透」,使上半場在掌聲與歡呼聲中,暫告段落。

 

下半場開始,是台裔旅美中提琴演奏家李捷琦,聯同樂隊演出的帕格尼尼C小調中提琴與樂隊奏鳴曲。李氏年輕有為,曾獲多項國際大獎,有多項顯赫經歷。雖然現場之演奏,出現些微細小的音準問題,但總體來說,李氏之演奏仍有風采,一派自在。最後返場的帕格尼尼作品選段,以獨奏再次展現才華。

 

節目之高潮,便是余隆與上海交響樂團傾情奉獻——史特拉溫斯基1919年版的《火鳥》組曲。一開始的弦樂低音,紮實且準確地出現,其殘響如幽靈般迴蕩在音樂廳中,效果奇佳!整體音樂表現較為綿密抒情,激情中帶有柔軟。打擊部尤其稱職,中段大鼓一鎚,即刻收服觀眾的目光,緊接的急速,銅管的頓促節奏尚稱理想,一陣陣刺激浪潮襲來,幾近爆棚。美中不足的,是急速段落中,一小處木管較為渾沌,不夠清晰,且整體管樂聲部過於強硬,幸無傷大雅。「終曲」段落,最末帶有光明的音樂,似較為展開延長,以不大常見的宏大敘事口吻作結。演畢,觀眾立即報以熱情的掌聲,肯定上交的演奏。

 

音樂會結束後,上交藝術總監余隆短暫致詞,答謝觀眾,並帶領樂隊弦樂組返場演奏黃貽均改編的《良宵》。(竊以為,若演同為黃氏改編的《花好月圓》則更完美。)《良宵》中有多處仿二胡的滑音,上交弦樂組亦演奏得頗有風情趣韻,並藉曲名表示了上交對全場觀眾的祝福意念。

 

《海上音畫》不是毫無缺點的音樂會,但卻有著非凡意義!音樂會選曲,包括老上海工部局樂隊時代、「紅色」時代,及走向國際化時代的各類作品,充分展現上交的歷史底蘊。尤其,去年八月筆者訪問朱踐耳先生時,其妻舒群女士曾表示,朱老心中有願望,盼能在台灣舉辦作品專場(包含重新上演過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委約的作品),雖技術上尚有不少難度,但就在《海上音畫》中,朱老的代表作《節日序曲》已經奏響,顯見未來還有更多發展合作可能,使兩岸的文化交流更為流暢豐富。

 

亦期待,上海交響樂團能赴台灣不同城市,尤其是已新建優良場館的台中、高雄等地演出。尤其,如阿甫夏洛莫夫、黃貽均或更多老一輩與上交緊密關聯的作曲家,其作品必然是上交的「名片」(或更直接地說是「招牌」),獨一無二、別無分號,若能多多展示這些「名片」,定能為發展世界文化多元面貌,作出巨大貢獻。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九江學院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