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號 香港文化記錄與口述歷史    文章類別
【活動探報】
來回於參與者與紀錄者之間:「雨傘運動紀錄論壇:紀錄、敍事、記憶」小記
文:張翠瑜

 

有說經歷過催淚彈洗禮的香港人不再一樣;也有說雨傘過後,城市一切如常。無容置疑的是,雨傘運動是香港故事的重要一頁。政府自然有其官方報告,以當權者視角講述此事。可幸的是,民間有心人以文字、錄像,又或庫存計劃記下雨傘運動的點滴,捕捉這場運動的各種面貌,紀錄這七十九天的故事。然而,這群有心人來回於街頭與案頭之間,參與抗爭和保存紀錄兩種行動狀態,他們所經歷的又是怎樣的故事?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中心於2015年5月30日舉行「雨傘運動紀錄論壇:紀錄、敍事、記憶」,林兆榮、黃宇軒、樊樂怡三位分享庫存計劃如何收集、整理、存放和分享文獻,也提到參與者和紀錄者兩種身分的拉扯;廖偉棠、江瓊珠和蔡寶瓊三位介紹作品及出版計劃,以文字還原歷史的複雜性,抗拒速食年代的簡化。

 

在進入與抽離之間

當八三一決定落閘引發連串的公民抗命行動,警方用來驅散抗爭者的胡椒噴霧和催淚彈不但趕不走留守者,更促使更多香港市民走上街頭參與抗命行動。「佔領期間民間智慧選輯」發起人林兆榮憶述當日走到街頭,有種想要參與但不知如何參與的躁動,漫無目的地遊走佔領區。期間他發現佔領區的臨時建築物不但實用而且充滿美感,這些樓梯、帳蓬、流動電影院、自修室、藝術裝置因應環境地勢和佔領者的需要而建成,其結構和建築方法反映民間智慧,故此他決定以一己之力紀錄這些臨時建築物,讓他日的街頭運動有所參考。

 

 

有趣的是,正如「雨傘運動視覺文化庫存計劃」召集人黃宇軒所指出,庫存計劃的成員正是想要找到自己參與這場運動的位置,然後才開始做紀錄,於課餘工餘時間到街頭觀察、拍攝、做訪問和整理文檔;但是,當一名稱職的紀錄者是需要較為抽離地觀察和紀錄,跟參與者投身運動做事的行動狀態很不一樣,黃指出兩種身分的拉扯時常出現在團隊當中。庫存計劃通過臉書和朋友網絡召集成員,分成小隊到各佔領區紀錄藝術品,跟創作者溝通,趕於清場前夕收集藝術品。黃提到收集藝術品的倫理問題在團隊內部多次討論,有的認為藝術品是運動現場的物件,移離現場後物件意義已抽空,也有的認為保留藝術品作為歷史見證的文獻更為重要;此外,庫存計劃成員的個人掙扎不少,特別是在清場前夕的緊張時刻,成員經常在前線幫忙抑或到後方保存文獻之間作出選擇。事後看來,黃肯定保存藝術品實物的重要性,「通過觀看藝術,反過來更好地觀看這場運動。」正因坊間常以雨傘運動的政治發展為論述主調,往往忽略佔領者者曠日持久地留守的日常面貌和情感狀態;其實,不少佔領者於相對平靜時間常以藝術創作抵抗無聊感,保持參與運動的動力,故此這批看似尋常的作品正好補充說明雨傘運動的多重層次。

 

抗拒簡化

「語傘-公民運動關鍵詞索引 」發起人樊樂怡則認為參與者與紀錄者兩者不存在衝突。因為公民社會各有分工,人人有不同的參與位置。她認為庫存工作也是一種介入:建立「語傘」這個雨傘運動關鍵詞索引的電子平台,提供關鍵詞的簡短客觀雙語定義,正是為普羅大眾提供一個低資訊門檻、相對中立的資訊平台,也為當時情緒先行的網絡降溫。打開「語傘」網站,只見關鍵詞與關鍵詞組成的文字宇宙,沒有任何吸引眼球的圖像。樊坦言,網站刻意放棄圖像,以文字先行,抗拒簡化訊息。「縱使習慣快速閱讀的香港人較易受落圖像先行的資訊,但這種對事情的簡化跟香港政府叫我們『袋住先』有同一種邪惡(evil)。將事情如此簡化,我們很容易以為自己明白,便相信此說法,然後流傳開去,但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所以,我們是反其道而行之,將事情複雜化。」是故「語傘」團隊工作流程由撰稿、核實資料,中文校對、翻譯和英文翻譯的程序;最後,關鍵詞於網站和臉書面世,每條資料具簡短雙語定義,並附相關新聞或文章,讓用家快速地理解該關鍵詞在雨傘運動的意義,進入複雜的歷史現場。

 

《傘托邦:香港雨傘運動的日與夜》作者廖偉棠寫詩和攝影多年,也曾參與多場社會運動,對於參與者、紀錄者和創作者三個身分,一早已想得清楚。「在雨傘運動裡,前兩者對我來說是較重要,如重奪龍和道的晚上,我當然以參與者身分為先,放下相機,去幫忙同伴洗眼或其他。當我不需要這樣做的時候,我才拿起相機拍攝紀錄……詩人身分、作家身分放到最後。」他自言只會在遠離運動的地方寫詩,他需要保持一種距離,才能看到運動在他身上的影響。廖又指時常刻意使用實驗手法,以示尊重這場運動本身的實驗性;也不會選擇二元對立的比喻,如白天與黑夜、正義與邪惡的對立,因為現實並不是非黑即白。創作者必須小心語言的使用,避免將文化工具化;簡化歷史語言以迎合某個目標,這非創作者的本業。

 

以文字回應社會

「進一步多媒體出版策劃」江瓊珠自言本業是出版,故此自然是策劃出版「抗命年代」系列書藉回應雨傘運動。去年十月她已有出版的構思,雖然當時忙於遊走街頭未能成事,但她已預見眾人強烈的書寫欲望。其後,她邀請不同崗位的朋友寫書作個人分享,已出版書籍的作者包括大台咪手邵家臻、學院教書的許寶強、「未來民主大學」成員陳景輝、何式凝、小小及Anthony等。在論壇中,她強調這場運動不僅出現政治素人,也有許多書寫素人。在網上發出徵稿啟示,「進一步」收到的大量來稿和相片。這批事先不相識的書寫素人首次執筆記下參與雨傘運動的經歷、情感和思考,結集而成《街道上.帳蓬人》,紀錄在政治人物之外的街頭抗爭故事。江期待「抗命年代」於本年每月出版一書的計劃,延續雨傘運動的討論。

 

 

「未圓小組」始創成員蔡寶瓊憶述九二八當晚經歷催淚彈後,懷著躁動的心情,思考自己在這場運動的參與位置。蔡隨後邀請朋友成立「未圓小組」,採用口述歷史方式,到街頭在訪問雨傘運動參與者,後製作逐字稿,經編輯校對,現正準備出版文集。她表示口述歷史的方式,花時間跟受訪者慢慢傾,營造一個無形但心靈上實在的空間,讓人釋放情感,慢慢說出決定走上街頭的原因。這個計劃旨在記載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在雨傘運動的故事,構思期間的野心很大,她曾計劃訪問黃絲、藍絲,甚至中立的朋友,紀錄不同政治光譜人士的看法。最終團隊接觸二十六位受訪者,包括支持雨傘運動的大學生、中學生、在職人士、動漫愛好者、警察家屬等。她直指未能訪問反對雨傘運動的朋友既礙於資源、人手所限,也因身分衝突的關係,藍絲黃絲不容易建立口述歷史中極為重要的互信關係。對此她感到非常可惜,更直言必須了解社會上一些真心反對雨傘運動的市民,他們的想法自有其社會脈絡和心理因素,並不可妄下定論。「未圓小組」以訪談文字記下抗爭者的思考與經歷,紀錄平常人物的眼淚與感言,以祈後來者看到這些參與者的生命故事。

 

雨傘運動之後

七十九天的佔領行動雖然結束,但雨傘運動自此留在香港歷史,和每一個人的心裡。紀錄和參與兩者之間既有張力,也有接合處。紀錄作為介入歷史的行動,正好引導後來者如何觀看、理解、記憶這場雨傘運動。這些文字、圖像、實物文獻縱然沒有即時的政治效果,已為後來者留下豐富的材料,詮釋這節爭取民主的香港故事。

 

作者簡介:中大文化研究哲學碩士,關注圖書館與文化治理。

 

攝影:Winnie Chan